“腕管綜合征”,俗稱“鼠標手”,多發生在使用電腦的人群中間,與長期固定一個姿勢使用鼠標有關。
人的腕部是連接手和胳膊的橋梁,血管、神經、韌帶都要從這里經過,因為這個地方的活動比較頻繁,局部的組織就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保護神經、血管、韌帶的纖維“套囊”,就象“隧道”一樣,醫學上管他叫“腕管”,神經血管即可以從中順利通過,又會免受一些不良刺激的損傷。
然而,如果長期固定在一個姿勢或反復做同一個動作,就會使套囊的局部產生無菌性的炎性反應,時間久了,積少成多,炎癥越來越重,刺激到從中通過的神經、血管、韌帶,造成了手指的活動受限,手掌麻木、疼痛等等,最終形成了腕管綜合征,也有人把它歸為“累積性創傷失調”癥的范疇。
這類疾病在治療上早期主要是消除腕管的無菌性炎癥,向局部注射消炎鎮痛的藥物,如果到了晚期則需要手術治療。
城市白領族中,大部分人都有手腕疼痛、腰酸背痛、或頸項疼痛,仔細想一想,您經常有哪一種或者哪幾種疼痛?
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每天開車上下班,乘電梯上下樓,繁忙的工作使他們無暇體育鍛煉,卻要終日盯著電腦屏幕,而且加班加點更是常事。往往是忙碌了一整天之后,頸后感覺背了一坐大山,很不是滋味。這是頸椎長時間受“壓迫”的表現,時間久了,頸椎病就會找上你。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一種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變。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多,50 歲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從臨床觀察,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不過,頸椎病的退行性病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并非一日之寒。所以年輕時的鍛煉和呵護十分重要。
城市白領族中,大部分人都有手腕疼痛、腰酸背痛、或頸項疼痛,仔細想一想,您經常有哪一種或者哪幾種疼痛?
常常坐著又很少運動的人,應特別珍惜每天走路的機會。人體的正常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頸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正確的站姿、走姿對預防頸椎病、腰椎病及其他骨關節病都很重要。
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常因臀部或腰部突然的劇痛而不得不停下工作。20到40歲之間的年輕人到醫院看腰椎間盤突出的越來越多,呈明顯上升趨勢。
正常人體的脊柱,腰部向前凸,而骶骨(尾龍骨)則向后凸,從而形成正常的生理彎曲。然而,辦公室一族的坐姿多是聳肩、含胸,再加上使用電腦時雙手向前伸以及伏案等姿勢都加重了脊柱的負擔。
文章來源:星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