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衛生局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規劃,在本市中心城中心地區,原則上政府將不再新辦各級醫院。同時,到2010年,本市新城每30萬至50萬人口將擁有一個非營利性區域性醫療中心,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這是1月5日上午從市衛生局獲悉的。
平均壽命達到80歲
|
2004年,本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9.87歲。1月5日,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透露說,新規劃中的主要健康指標包括:到2010年,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壽命要達到80歲,嬰兒死亡率不高于6‰,孕產婦死亡率不高于15/10萬。同時,到2010年,城鄉居民上述三項健康指標差距在2005年的基礎上縮小三分之一。
平均住院天數不超過15天
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透露,新的規劃中,在中心城中心地區,原則上政府不再新辦各級醫院,并控制現有醫院的擴建規模,積極引導增量醫療衛生資源向新建居民區和郊區縣轉移。到2010年,實現在新城按每30萬至50萬規劃人口區域建立一個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區域性醫療中心,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到2010年,北京市病床使用率達到85%,平均住院天數不超過15天。同時,全市還要加強快速急救網絡建設。預計2008年,將由大中型醫院和城鄉社區急救站點共同構成快速急救服務網絡和急救綠色通道,統一承擔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任務。
每個街道設置一個社區衛生站
鄧小虹介紹說,按照規劃,到2010年,全市每個街道都要設置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基本醫療、院前急救、康復、計劃生育服務、健康教育和公共衛生防疫等服務。
另外,還要合理配備社區衛生服務骨干人員,原則上按照每2000至3000名服務人口配備1名全科醫生和至少1名社區護士;每2000名服務人口配備1名預防、保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