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成人學堂 支教之外傳播順德文化
47歲的曹國成原是倫教北海小學的教師,從去年9月16日出發到非洲,至今已數月。繼2013年順德的兩位教師赴印尼支教后,2014年9月,再有5位教師分別赴南非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三地支教。倫教北海小學的語文老師曹國成便是其中一位,從去年9月至今年8月這一年間,他將在馬達加斯加的塔馬塔夫華僑學校支教,主要負責教授中小學漢語課程。
曹國成自言是個順德人。他祖籍云浮,在陽春當地一華僑農場長大,自言對華僑文化熟悉。太太是順德倫教人,曹國成說自己落籍順德已20余年,并以順德為傲。
除了當地華僑學校的中小學生中文課外,從去年11月開始,曹國也辦起了成人學堂,取名“順德公課堂”,在周六日開課,專門針對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
“順德公課堂”上的話題多與美食、語言有關。如,最近在的話題便是茶文化,“我現場與他們一起品功夫茶,邊品茶便講述這種文化。”此前的話題是“順德方言”,“我比較廣州話與順德話的區別并教他們說,因為形式新,大家都很喜歡。”
當地學校把一學年分三個學期,上一個學期是在去年的12月18日結束的,他本來打算要回順德,誰知簽證時出了點小問題而留在非洲。國際長途的話費不菲,利用網絡的手機即時通訊手段,如微信成為了他與國內親友聯系的首選。
異國“夜生活”半夜起床儲水洗衣
當地生活條件艱苦。到達塔馬塔夫的前三個月里,曹國成在微信朋友圈里常曬的,便是停水停電時的苦中作樂—朋友圈里分享的一張圖,半夜里起床儲水和洗衣。
“這里沒水沒電的時間比有的時間要多。經濟發展差,政府沒有足夠能力去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日間基本沒水用,因為我住在二樓,當地水壓太低,自來水無法泵上來,半夜里爬起來儲水、洗衣是常有的事。”他說,日常用水要用大膠桶儲水,即便是有水的時候,因水質渾濁,在桶里沉淀一夜后桶底都是黃泥。
雖然這上述種種對于他的日常教學并不會造成大的影響,但若是談環境舒適,那是無法辦到了,而曹國成說:“能否享受這樣的生活是由心態決定的,我人還是蠻樂觀的,常能自娛自樂。”
與家人“失聯”過新年遇雷電斷網
這樣的自娛自樂讓他愉快地體驗到了第一個當地華人社區的新年。“新年第一天,領事館請我們包餃子。”新年前幾日(去年12月21日),塔馬塔夫華僑華人第一屆新年杯乒乓球聯誼賽中,他擔任雙語翻譯和裁判。“本來我報的是專職運動員,主席、會長還有領事館都給我報名了,這天卻沒有找到我,工作安排里卻有我。”他口中的會長和主席,分別是陳健江和陳兆來。陳健江是馬達加斯加順德商會會長,他是旅馬的樂從籍華僑,而陳兆來則是塔馬塔夫市華僑總會主席,也是當地華僑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兩人都是當地有名的僑領。
但新年也有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回憶。一個大雷,秒殺了整個地區內不少路由器。學校的網絡全面癱瘓,不能及時與外界聯系,“我現在正在外面使用高價網絡。”北京時間1月7日14:23,距離順德5個時區外的南非塔馬塔夫島上,曹國成笑說自己已和在順德的家人“失聯”一周。他的手機時間顯示,此時是當地時間上午9:23,“每晚我下班有空了,順德的家人都睡覺了。”
FACE
人物:曹國成
年齡:47歲
籍貫:祖籍云浮,在陽春當地一華僑農場長大,落籍順德已20余年,太太是順德倫教人
現居:馬達加斯加的塔馬塔夫港
標簽:去年前往馬達加斯加支教,在當地辦成人學堂傳播中國和順德文化
[難忘回憶]
鄉親到訪
馬島刮起順德風
曹國成說當地包括順德鄉親在內的華僑對他都非常照顧,而當地聚居有數以萬計的順德樂從籍鄉親。
去年當地時間12月1日晚,馬達加斯加順德商會成立大會暨商貿交流會在塔馬塔夫舉行,馬達加斯加順德商會首期會員逾40個企業和個人會員。順德區政府和樂從鎮政府分別向馬達加斯加順德商會資助人民幣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而該商會的首任會長則由陳健江擔任。
曹國成在朋友圈內分享了鄉親到訪的喜悅:“馬島在24小時內迅速刮起了一陣順德風:商會成立、友城簽署、六十公里游泳、華僑慶祝大會,這順德速度好好地給慢九拍的馬國人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