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勤(左一)帶著孩子們在長子縣的山上散步。春節將至,位于太行山腳下的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南郜村迎來了五位“稀客”,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彝家孩子額其爾布、曲比日付、阿余時日、石一拉布和石一石布跟著他們的支教老師張勤回到老家過年。五個大涼山區的孩子在張勤老師的帶領下第一次走出大山,親眼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感受到漢族年的熱鬧紅火。今年23歲的張勤原本在一家煤礦做銷售工作,每個月有5000多元的工資,但為了支教的理想,2014年9月他放棄了工作,來到了大涼山義務支教。張勤徒步走訪了上百個村寨,最后停在了尼勒覺村的兩頂帳篷前。“打開門簾,里面50多個黑壓壓的腦袋,回頭沖著你笑,當時心想,就這兒了。”
張勤說。帳篷是前幾任支教老師留下的,風一吹就倒,很不安全。張勤拿出自己工作兩年攢下的10萬塊錢,為孩子們蓋教室。在朋友和公益組織的幫助下,一所嶄新的、帶籃球場的學校修建了起來。張勤教孩子們語文、音樂和體育,同時也是他們的班主任,他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挨家挨戶做家訪,摸清了全班60來名學生的家庭狀況。“彝家的孩子很聰明,又有音樂和體育的天賦,但是家長不重視教育,許多孩子為了放羊而輟學,來這的老師也待不住,大多數幾個月就走了,”張勤說,他最擔心的仍然是大涼山里那些至今失學的孩子們,“過完年,和我一起的另外兩位支教老師都要走了,到時候就得我一個人帶100多個孩子。”如今,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更多人來幫助那些失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