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是第9個國際社工日,是廣大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共同節日。
世界社會工作日,也稱國際社會工作日,簡稱世界社工日或國際社工日。國際社工聯(IFSW)確定從2007年開始每年春季選擇一天為“世界社會工作日”。第一個“世界社會工作日”是由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IFSW)組織主席大衛·瓊斯博士倡導發起的。其目的是為社區內弱勢人群解決問題,為有需要的人士貢獻自己的愛心、知識和技巧。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支持群團組織依法參與社會治理,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設施,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為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提供關愛服務,建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提高公共突發事件防范處置和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做好地震、氣象、測繪、地質等工作。
社會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社會工作者的身影活躍在城市各地。但由于社會工作者的被認知度不高,社工開展活動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社會工作者的工資比較低,社工機構人員流失率高,這也成為長期以來一直普遍存在卻得不到切實解決的問題。所以,薪酬低、社會認可度低、晉升空間有限,就成了媒體報道中常出現的三個社工“老大難問題”。
日前,廈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聯合制定了《廈門市公益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薪酬待遇指導標準》等社會工作服務指南。按照指導價計算,不同級別的社會工作者的平均薪酬為5250元。社工月薪最低約4000元。這一地區性的落實方案出臺,讓社工們看到了有關部門自上而下的決心和對這一行業的希望。
2015年,國際社工日的中國主題確定為“發展社會工作,創新社會治理”。為提高社會工作的認知度、認同度和參與度,努力營造社會工作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社會工作主題宣傳普及活動周也以國際社工日為契機展開。對于“社工”這個并不陌生的詞,你真的了解嗎?社會工作者的薪資水平如何?《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鳳凰公益、問卷網聯合推出益調查——社工,你知道多少?調查從3月10日14:00至3月15日10:00。
在“你能區分社工和義工、志愿者的區別嗎”一問中,對社工這一概念依然很模糊的網友僅有13.03%,能看出近幾年公眾對于社工的認知在提高。有超過半數的網友表示,“如果遇到困難,愿意讓社工介入幫助”。對于薪資水平這一問題,近六成網友表示“心目中社工的薪資水平應該在當地處于中等收入的位置”。
網友留言:
@我的暗黑點:社區社工在金字塔的最底端堅持著,不祈求工資待遇能提高多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加大力度支持我們的工作,不要只說不做。
@坤霓愛多肉:人才缺口大的情況真實存在,但社工工資一般只能是社會平均水平左右,發達國家也是如此。
@貝瑋有你:工資是主要原因,深圳是發展社工較早的城市,但高消費(住、吃)讓社工不敢長待。成長晉升也是希望能提高收入,其實居民的認可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改變的,作為一個工作,當自己沒做到足夠好,社工這個職業得不到認可也能理解。
@徐付群(《中國社會報》副總編):只要選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專注且努力地去做好,就會有機會、有發展的!請不要被剛入職那一點工資嚇跑,請不要被看到許多與你想象不一致的“社工界”現狀嚇跑,請不要被看似繁瑣的事情嚇跑!
@陽塵tt:社工工資那么少,還萬年不漲;報個中級考試費都200塊,窮成這樣還怎么為人民服務。
@bella與貝拉:原來社工是有工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