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報到注冊。我班上學習成績最好、表現很優秀、非常懂事的一位女生遲遲沒來。給家長打了幾個電話,下午臨近放學她終于來了。報到時家長說,孩子不想念書了,是被他硬拉來的,我感到十分驚訝和意外,這樣的學生難道也會厭學?我問學生怎么了,她低頭不說話,我說是不是學習太累了,她搖頭,我說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她也不說。我想肯定有原因,不簡單。
圖為福州大學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向學生家長轉交愛心人士的助學款。巫俊供圖
當天晚自習第二節課,我把這個學生叫到了辦公室。我搬了張椅子讓她坐在爐子邊,她低著頭,顯然知道我要問什么。我說了半天,她終于開口了,不是因為學習有壓力,也不是因為不喜歡讀書,更不是因為向往校園外的世界。她告訴我,她家里現在很困難,父親前段日子在家做事時,不小心把右手的三個指頭鋸斷了,花了很多錢,最近正在休養,沒辦法勞動;媽媽身體本來就不好,現在只能靠媽媽去幫人挖樹苗掙錢;有一個哥哥15歲輟學了,還有一個妹妹12歲正在上小學六年級;她今年14歲,覺得父母太辛苦了,繼續學習會讓本來就拮據的家庭更加困難,她想不讀書了,想出去打零工,幫忙家里減輕負擔……
聽到這些,我十分感動,一個14歲的女孩能如此懂事,我既高興又感慨。我問她,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嗎?她說沒有。我跟她說,如果你不讀書了,父母會很傷心。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她一定要更加發憤圖強,勤奮學習,用知識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生活中的困難都是暫時的,世界上好心人很多,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離開校園。
福州大學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與家訪的學生及其家長合影。巫俊供圖
通過一番交流,她好像理解了我說的,但我還是非常擔心,心想著一定要盡快找時間到這個孩子家中進行家訪,和她的父母好好溝通,進一步了解她的家庭情況,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這個孩子在學校安心學習。
3月5日,我同支教團的其他幾位隊友一起來到了這個孩子家中。我們向家長解釋了孩子不想繼續讀書的真實原因,家長也表示,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在校學習,一定要多學習知識和文化,將來才能真正改變家里的生活,真正走出這片貧瘠的土地,不管家里再苦再累,也不會讓孩子再輟學。聽到家長如此的想法,我們非常欣慰和感動。家訪最后,我們送上了一位好心人士委托支教團轉交的愛心助學款500元。相信在家人、學校以及社會好心人的關愛和支持下,這個懂事的小女孩一定會繼續好好學習,用知識撐起自己的夢想,改變命運,走出大山。
(作者:巫俊,福州大學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服務于三營中學,擔任七年級10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