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臺風“尼伯特”的余威猶在,沉悶的天氣并不能阻止廣東醫科大學赤·晨公益服務團隊下鄉愛心義教活動的繼續進行。“北京歡迎你,為你開天辟地…”在學校清晨的音樂聲中,隊員紛紛醒來,打開學校大門,迎接鄉間路上三三兩兩的孩子。義教的第二天,開始了。
在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中,“大傷處理好,小傷沒煩惱”—急救課堂正式開始。首先介紹的是最簡單的繃帶包扎方法。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小老師一邊進行講解,一邊在模特上進行操作。或許是害怕自己看不明白,孩子們一圈又一圈地圍住了小老師,黑漆漆的小眼珠緊緊地盯著小老師的每一個動作,生怕錯過了一絲微小的細節。待到練習時間,孩子們以組為單位,幾個小腦袋湊到一起,討論著,小心翼翼地嘗試著。剛剛開始,由于第一次接觸,孩子們難免有些不知所措,小臉漲得通紅,手上的動作慌亂不已。周圍的隊員看到后,趕緊上前去安撫孩子們。“你可以的,再試一次!你看,打結之前先要繞這樣子繞一圈…”在隊員鼓勵的話語以及細心的示范下,慢慢地,一圈圈嚴嚴實實的繃帶,一個個美觀大方的繃帶結誕生在了孩子們手下。望著孩子們喜悅自信的笑容,隊員也感到十分欣慰。
(配圖一:隊員在為孩子們示范包扎手法。)
(配圖二:孩子們在練習包扎手法。)
其實,開設急救課堂的初衷,是為了引起孩子們對生活中一些傷口處理重視。孩子們正處于活蹦亂跳的年紀,生活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造成的一些小傷口也往往會被忽略,然而不少小傷口引起的傷害往往是致命的。所以,看到孩子們能夠簡單地對身體一些容易受傷的部位進行包扎,隊員都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
)
(配圖三:孩子們在為隊員包扎。)
把孩子們送過馬路,與孩子們揮手作別,一天的義教落下了圓滿的帷幕。盡管又累又餓,但是一想到孩子們掌握了不少新知識,隊員們都甘之如飴。在接下來的義教活動中,赤·晨將會繼續發揮醫學生優勢,向孩子們講述更多醫學常識,弘揚核心價值觀,傳播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