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于安全教育,我認為‘疏’比‘堵’更有用。比起禁止孩子們接觸各種危險的活動,教會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自救與救他人更加有用。孩子的求知欲跟好奇心是無限的,你越是禁止,他就越好奇。教會他們一些常見情況下的急救小知識,在遇險時他們能夠沉著應對,很多事情就不會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授課隊員馮楚權如此跟通訊員介紹他開課的初衷。在生活中,家長們不能時時刻刻都監管著孩子。在一些家長監管的盲點,孩子遇到危險時往往不知所措,悲劇就此產生。讓孩子學會遇到危險時冷靜沉著應對,是比一味說“不”更高明的方法。
隊員馮楚權正在講課。王金英 攝影
課堂上,隊員主要以溺水、昏闕與外傷三個方面講述相關急救知識。考慮到雷州地理位置臨海 溺水事故頻發,服務隊鑒于此況特別增設溺水救助方法教學。為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隊員們以情景劇場方式教授溺水救助這一內容。“小明,你趕快去叫大人!我去找一下周圍有沒有繩子或者救生圈。”隊員馮楚權化身機智勇敢的“小朋友”,在看見同伴不小心落水時冷靜地指揮。全班最小的女孩周靜怡,雙手緊緊地拉著坐在身邊的小老師的袖子,一臉驚恐,直到看見“落水”的小朋友被打撈上來過后急救“蘇醒”過來才長長地舒了口氣。除了教小朋友們如何在溺水時急救,隊員們還用自己在醫院見習時的事例“現身說法”告訴同學們生命的重要性,告誡同學們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正規的場館游泳。
小朋友可愛的笑臉。王金英攝影
“很多時候,不是不教,而是我們不知道怎么教,因為在農村家長沒有渠道去學急救知識。雷州又近海,每年暑假家長們都提心吊膽的。而你們這一次,真的是幫了家長跟學校的大忙。他們學會自救之后,當我不在他身邊時他也能照顧好自己。真的很感謝你們這一群醫學生!”一名家長在旁聽急救課堂后,激動地拉著“行曦”服務隊隊長的手說道。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行曦”服務隊表示他們將繼續努力,行走于村頭巷間,讓生命的曦光照亮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