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1:晨光下,孩子們跟著服務隊副隊長馮楚權練習太極。通訊員曾巍 攝影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投入到健身大軍中。考慮到農村里的醫療、教育環境較差,而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強健體魄、搏擊技藝、醫療保健、修心養性的四重性,廣東醫科大學“行曦”服務隊于2016年7月14—19日,把在醫學院里學到的一套太極拳法“搬”來覃斗,希望借助晨練太極這一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在傳承中華傳統武術的同時進行身心上全方位的塑造。
配圖2:晨練第一天,服務隊隊長跟全體“師生”發表講話。通訊員曾巍 攝影
孩子們都很喜歡太極拳,看到表演太極的“老師”那矯龍游鳳、行云流水般的身法,驚喜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嘴里還不停地喊:“我要學!我要學!”“你們別看太極拳軟綿綿的,但實際上它不僅有強身健體的功效,還可以在危難關頭出其不意,一招制勝。”服務隊隊長鄧敬舵一開始就跟孩子們解釋太極的意義,有些孩子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迫不急待地亮開架勢,與小伙伴們切磋起“武藝”來。
晨練太極的活動不單可以強身健體,還教會了他們如何孝敬長輩、感恩生命。“對我來說這幾天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天剛蒙蒙亮小朗思就跑到大榕樹下等我們,遠遠地還能看到她一個人在那里練習。今天早上她還偷偷塞給我幾個蛋芒,說是她爺爺要謝謝我們呢。”說到這里,隊員羅海靜聲音開始哽咽,眼圈紅紅的,“她爺爺身體不是很好,奶奶也去世了,她爸爸媽媽又忙,沒有時間顧及到她爺爺,很多時候都是一個老人家孤零零地呆在家里,小朗思很心疼爺爺,想學會太極教給爺爺。”
配圖3:孩子們各自練習互相切磋“武藝”。通訊員曾巍 攝影
據調查,由于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村民“老齡化”在這些村子看起來很明顯。“我們的活動就這樣以一傳十,十傳百,從孩子們到他們的家長,再到他們的左鄰右舍。”服務隊隊長鄧敬舵感慨道,“雖然我們的初衷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但當我們的活動得到村民的認可和邀請時,心里真的是又激動又溫暖,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看著這些平日里孤獨伶仃的老人因一套拳法聚集一起,交流、說笑,其樂融融,隊員們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雖然三下鄉的活動已經快到尾聲了,時間就是凝聚人情感的“魔杖”。“行曦”服務隊跟覃斗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和當地的鄉親父老們早已是你中有我,我只有你,這份千絲萬縷的羈絆將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永不竭的動力,讓太極之“花”在覃斗這片土地上越開越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