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明年你們還會來嗎?”北黃崖村一年級的裴童雨期待的問到。這是支教的最后一天,孩子們給支教志愿者送來了自家養的雞蛋、蜜蜂和一些平時舍不得吃的零食,分別充滿傷感,但孩子們會記住這7天的快樂。8月12日至8月19日,共青團濟南市委、中建三局一公司“太陽花”志愿者與清華大學學生教育扶貧公益協會攜手,為來自濟南北黃崖村、西太平村的60余名兒童提供為期7天的支教服務。
課堂教學:知識點燃夢想
剛到山村時,支教團發現教學場地沒有黑板、沒有操場、也沒有配套設施,在了解到山村大致情況后,支教團準備了天文、歷史、民俗、醫學、音樂等課程。在天文課上,六年級的張馨悅畫出了她想象中的外太空,“我以后要當宇航員。”“我喜歡老師講的這些知識,帶我領略了一個新的世界,老師講完,讓我覺得我以后有無數種可能,我可能是一個天文學家、歷史學家、醫生,或者我也能當一名老師。”五年級的王政哲說。
課后走訪:愛心陪伴成長
六年級的周文琪對拍攝很感興趣,“這是一個新鮮的黑色大玩意。”中建三局一公司的志愿者許田田簡單教他了些拍攝方法,周文琪有模有樣的給志愿者老師拍攝了一張照片。
課后,支教團和志愿者也深入了解了孩子們的家庭情況,“一個家庭一年所有人的花銷還不到5000元。”村支書向志愿者介紹,“在西太平村,有的家庭一年的花銷用不到5000元,也從來沒有走出去過這個山村,平時生活全靠自給自足。”交流中志愿者們得知,這個村也存在著很多“小候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清華支教團北黃崖村的隊長尹琰輝說,“短期支教不能給孩子們傳授太多的知識,更多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些山里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歌唱祖國:贊歌獻與祖國
在支教期間,支教團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短短7天時間,孩子們已經把歌學的有聲有色。四年級的田子騫每次唱這首歌時都會立正站好,他說:“這首歌真好聽呀,每次唱的時候我都覺得很自豪。”
談及這次支教結束的感想,支教團成員張蕾說:“看到孩子們的笑臉,我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縮小城鄉知識的差距。我們只是數億人中一份子,還有更多的人一直投身在公益事業,相信孩子們會越來越好。” “這是中建三局太陽花暑期支教夏令營的第二年,助力夢想,點燃希望,為孩子們盡一點綿薄之力,是我們想做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志愿者汪永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