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八月的酷暑,初秋九月,貴州省丹寨縣長青二小的孩子們也迎來了新的學期。合肥工業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丹寨分隊的成員也正式踏上了教師崗位。
聽著孩子們用稚嫩的嗓音說著“老師好”,他們又有怎樣的新學期感悟呢?
三尺講臺,七寸戒尺。它的高度,它的分量,在手持戒尺站上講臺的那一刻,我知道了。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這樣一個明媚的早上,我們站上了講臺,一瞬間從十多年學生的身份轉換到老師的身份。初登講臺,即使備課時已爛熟于心,面對孩子們依然是有些手足無措,但是看到孩子們洋溢著笑臉,滿眼的期待,內心沉甸甸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將這份無措換化成激情澎湃講課的動力。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快樂且短暫的,當下課鈴敲響時,如夢初覺,意猶未盡。孩子們的天真爛漫,閃閃發光的幼稚和叛逆,無一不在溫暖我們的心房。雖然總是滿臉嚴肅,內心卻軟的一塌糊涂。未來一年,溫暖、幸福、美好、精彩……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劍河分隊 李奧雪
“叮鈴鈴~”伴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我走進二年級(1)班的教室,站上講臺,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給孩子們上了新學年的第一節數學課,正式完成了從學生向一名支教老師的轉變。進入教室之前我非常緊張,但當我走進教室,聽到一聲聲“老師”,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時,我的所有不安都煙消云散。課堂上同學們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課后同學們圍著我問東問西“老師,你的家在哪里”、“老師,你的愛好是什么”……他們的“童言童語”讓我仿佛也回到了我的那個童年,也給了我更大的前進動力。未來一年,我將認真做好教育工作,用一年的時間,陪伴孩子們點燃夢想的燈火,盡己所能,努力為支教地的孩子帶去幫助。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劍河分隊 賈德婷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懷揣著激情與希望,我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支教服務地——劍河縣城關第五小學。初踏三尺講臺,心中忐忑不已。雖然開學第一課我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我依然擔心地域的差異所導致的教育教學方法的不同,會讓孩子們難以接受。但當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在我身邊歡呼雀躍說:“孟老師,這堂課真有趣!”時,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這里的孩子們都是可愛的小天使,他們愿意去汲取知識,一直懷揣著飛出大山的夢想。我所帶的科目是六年級一個班級的數學、英語和一些其他科目,這意味著學生們大部分時間是與我相處的,也讓我更加清楚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更鞭策我要努力上好每一堂課。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澆灌祖國的未來,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劍河分隊 孟鐵強
新的開學季,我也迎來了我的第一屆學生----六(2)班,作為這個班級的輔導員,我與孩子們接觸得比較多,他們真是讓人又愛又氣,因為他們淘氣不聽話產生的情緒又會因為一句句的“小潘老師”和天真的笑臉化為煙消云散。給他們上的第一節課是英語,能明顯感受到他們對于英語的排斥和不感興趣,班級學生的基礎也差距巨大,優等生會催促加快教學進度,后進生則是一臉疑惑看不懂知識點,后面的教學中會根據這個特點有所改進教學方式,兼顧到所有學生,在課下為后進生多講解,使全班的學習進度盡量保持一致。英語的教學我會以帶讀為主,英語教學視頻為輔提高孩子們對英語的興趣。對于未來一年的教學生活,我充滿期待,也會全心全意去努力帶這群孩子們,給我們都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不給他們也不給自己留遺憾。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劍河分隊 潘廷亮
上課的第一天。
三尺講臺,在我眼中從未如此地近,又從未如此地遠。
講臺下,是孩子們略帶羞怯卻又透出渴望的目光,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想起來多年前的自己也曾像他們一樣抬頭望著臺上的老師,于是我轉過身來笑了:“大家好,我叫許乾,是你們新的數學老師。”
我深知自己變了,我不再是一個事事都有父母兜底的大學生了,而是32個孩子所依靠的大人。教師,它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種事業,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學生的成長,更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它需要我付出巨大的熱情和心力,去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教師是筑夢人也是追夢者。筑夢,需要教師更多的專業性,追夢,需要教師長久的堅持。“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未來從教路,要不忘初心,砥礪前進!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許乾
熟悉的鈴聲,嶄新的角色。又一年的新學期,我成為長青二小四年級二班的語文老師,和24名苗族小同學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初次見面,他們羞澀靦腆,掩不住的害羞緊張。他們喜歡看書,擁有許多奇思妙想。他們熱情單純,總會悄悄幫助老師。短短的幾天時間,孩子們已經敞開心扉。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在課堂上更積極地配合老師,在生活中更勇敢地表達自己。
希望他們帶著單純和快樂,享受在學校的每分每秒。找到學習的樂趣,實現自己的理想。我愿竭盡所能,為孩子們的理想插上翅膀!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劉茵
從家鄉東北到祖國西南,從合肥工大到長青二小,從工科學生到為人師表,身份的轉換總是讓人充滿期待。
秋日朝晨,暖風縈繞,新學期不知不覺開始了,從學生跑進校園的那一瞬間起,以往靜謐的校園就再次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希望。同樣寄予希望的,還有作為畢業班的數學老師的我。第一次站上講臺,學生們的或激動或緊張或忐忑或羞澀,然而這些神情下面,是對知識的無限渴求。
一年的時間或許不長,但是足以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兒。我希望一年之后,在他們和我一同離開長青二小的時候,大家能有一些細微的改變和成長,對他們如是,對我亦是如此。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李響
初遇丹寨,便愛上了這里的云。丹寨的云,一片一片地纏繞在山頭,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潔白。清風拂過山崗,云朵時而似蒼松挺立,時而像雄鷹盤旋。丹寨的孩子和丹寨的云很像,純潔而爛漫,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當真正踏上三尺講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無比興奮,頭腦也異常清醒。
在這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使命,頗有一種“天降大任于我”的感覺。面對著一群單純的孩子,面對著他們充滿期待的眼神,我知道我成為了他們的希望。第一堂課的教學暴露了我的生疏,但孩子們齊刷刷舉起的小手、爭先恐后的稚嫩嗓音給予了我莫大的鼓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大膽實踐,與學生同頻共振,充分調動課堂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都能在數學的海洋里獲取知識。我將盡我所能,努力發光發熱,為孩子們照亮走出大山的路。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朱洪稷
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心情很激動,有一種神圣的感覺,送人蠟燭,心存光明。一直都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感覺像溫室里的花朵,沒有去過落后的農村,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和困苦。聽去過農村支教的同學說,有的地方確實很落后,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住宿吃飯都是問題,我不能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只能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去農村走走看看,長長見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帶去外面世界的信息,這就是我們去支教的初衷。帶著一份執著的信念和一顆熱忱的心,我們支教團來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長青二小,將在這里度過一年難忘的支教生活。
開學第一天來到教室,見到第一位孩子時,讓我感觸頗深,他們沒有城市孩子的那般活潑,眼中更多的流露出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渴望。他們比同齡孩子更加成熟,更加懂事,同時,他們也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愛護。相信我們能夠將這一年的支教工作順利完成,為這里的孩子們撐起一片別樣的天空!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馮子泰
帶著一份執著的信念和一顆熱忱的心,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來到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長青二小。迎著同學們期盼的眼神,我開始了三年級二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第一節課前,我自認為完備的整理了許多上課的資料,當我站上講臺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盡管準備完備,但上課的時候,仍有許多問題。上課走神,接受能力薄弱,進度緩慢等,這都是我要在將來的日子里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因為我的班級是今年剛從其他教學點轉學過來的,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內心的不安,晚上回寢室的路上,隱隱聽見操場的哭聲,循聲而去,發現是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因為是留守兒童,在新環境下格外想家,在安慰他的過程中,我也明白了,我們不但要教會他們知識,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當然,在接下來的一年支教生涯中,我也一定會盡心盡力,無微不至,伴隨孩子們一起成長。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王澤恩
新學期正式開始了。對于我來說,這即將成為一份全新的體驗,是一次人生路上新的啟程。而之于孩子們,這也是他們學習生涯中新的起點。從學生到老師,身份的轉變令我的內心充滿期待,同時也伴隨著一絲緊張不安和無所適從。
然而,在見到孩子們的那一刻,我的顧慮早已拋之九霄云外。這群充滿活力的二年級小朋友,擁有著天真無慮的臉龐,他們身上散發著大山孩子獨有的野性與熱烈。他們的世界,簡單而美好,就如同這里的天空,純凈得沒有一絲雜質。
當我問到“你們的理想是什么”時,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站起來回答,“我想當消防員”、“我想當警察”、“我想當老師”……在一雙雙清澈的眼眸里,我看到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也愈發感受到自身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能夠陪伴孩子們度過接下來的一年時光,我萬分欣喜和感恩,我也一定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去呵護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讓一顆顆發著光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賀君君
夏日白云,颯爽秋風,夏秋交替之際,坐落在云上丹寨的長青二小迎來了新學年。一幅幅帶著稚嫩的臉龐的學生從各個苗寨趕來。開學第二天,便迎來了第一節英語課。經過一個暑假,班上很多同學已忘記了26個英語字母的寫法及讀法。與學校老師交流后,發現這個現象很普遍。開學第一課,我們開始了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正確寫法的學習,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書寫和學習習慣。
課后與學生交流中發現很多學生對英語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不敢張口說,怕說錯。我鼓勵他們張開嘴巴,不用怕說錯。在晚自習下課時,我問學生們:“今天學習累嗎?”他們說“手酸酸的,但是我們還想多學點”這一刻,我被學生們深深的求知欲吸引著,盡管這個學期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但是學生們的話語給了我充足的信心。
——合工大第23屆研支團丹寨分隊 孫月崩
9月開學季,第23屆研支團成員也都陸續踏上講臺,正式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初為人師,從“心”開始。相信在接下來的一年時光中,合肥工業大學第23屆研支團成員能腳踏實地,虛心學習、潛心工作,在廣闊的西部大地上綻放最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