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支教團三人抱著堅定的信仰,懷揣著滿腔的激情,帶著對孩子們和支教地無限的憧憬和想象,打點包裹,踏上了前往支教地——國家級貧困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的列車。
半年來,三名支教隊員憑借在學校時打下的堅實知識基礎和社會實踐能力,嚴格要求自己,秉承志愿服務精神,牢記青春使命,腳踏實地,恪盡職守,虛心請教,認真教學。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文化活動的同時,發起愛心募捐活動,為服務地小學爭取了價值12000余元的物資。活動的開展先后得到了中國青年網、泰來縣教育網、理工青年及相關媒體的多次報道。
一、創新形式,盡職盡責履行本職教學工作。
支教團三人被分配到泰來縣泰來鎮街勝小學、東明小學、同樂小學,并擔任所在學校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課程,為了盡快適應當地教學模式和要求,支教團成員仔細閱讀課程標準,虛心請教學校資深教師,認真備課,多次進行試講評課,以最短的時間融入教師隊伍,融入學生當中開展教學。先后在校、縣兩級開展的公開觀摩課中表現可圈可點,受到了領導老師的肯定和好評。不僅如此,支教團成員根據各自服務學校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教法單一等實際情況,在代課班級積極開展“結對子互幫小組”、美術微課堂、科學30分、一月一團課等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課堂,同時以“星級評比”為依托,引導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學好習”的認知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取得不錯效果。
在2014—2015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三名支教老師所教科目成績優秀率達80%以上。
二、勇于創新,敢于實踐,打造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
在做好本職教學的基礎上,支教團成員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在學校領導老師的支持下,先后在服務小學開展以“紅燭淚,恩師情”為主題的折紙謝師、文藝匯演等慶祝教師節活動;開展“我的安全,我關注”主題大隊會;開展以“愛國不含蓄”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開展校車安全逃生演練活動;開展“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主題幫會,在全國第65個少年先鋒隊建隊節來臨之際,三校聯合開展“爭做星星火炬下的好少年”建隊節主題活動,既接受新隊員及文藝匯演;在圣誕元旦雙節來臨之際,開展“愿望上墻,共同見證”等活動。除此之外,支教團成員還根據學校班級的實際條件帶領學生們舉行跳繩比賽、拔河比賽、冬季滑雪,晨跑、雪地足球賽等有趣的娛樂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打開學生認知視野,營造多元化、新穎化校園文化氛圍。
三、走出校園,深入家訪,開展社會調查。
為了更好的了解班級學生家庭以及在家學習的實際情況,促進家長、老師、學生三方的溝通交流,支教團成員第一階段對所在學校的學困生、貧困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近20余名學生進行了家訪了解,并及時做了家訪手記和學生檔案,方便對學生因材施教,和家長深入溝通。與此同時,支教團三人針對當地農村教育、經濟發展等問題開展課題調查,針對周邊村莊村民生活現狀、經濟條件、家庭狀況以及對教育的看法等相關問題開展問卷調查兼走訪入戶調查。
四、搭建校地愛心共建橋梁,發起募捐、扶貧幫困項目。
隨著支教團深入家訪以及村莊村民生活現狀的調查,結合當地多風沙氣候干燥的氣候特征以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等實際情況,支教團三人在學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發起了“情系泰來,關注風沙兒童”的愛心募捐活動,歷時50余天,通過學校倡議募捐,“一分錢,千份愛”網絡募捐,以及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等形式,截至目前為止募捐到現金2120元,衣物、學習用具、字帖、鋼筆、書籍、頭繩等物資若干,折合近10000元,這些物資已經根據服務學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公開透明的購買了健康水杯、防風沙口罩以及相關物品,并發放到學生手中。此活動受到當地團縣委、學校、學生家長們的肯定和贊揚,意義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