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 實習生裴劍飛)過去四年以來,北京市財政累計投入660億元,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完成各項治污減排工程。截至5月底,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塵影響),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2%。其中,3、4、5月的PM2.5濃度,均為近五年同期最低。
三四五月PM2.5濃度近五年同期最低
昨日,“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發布會召開,聚焦北京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市環保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住建委、市水務局等介紹了相關情況。
北京市環保局局長方力介紹,2013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保障體系逐漸健全,全市財政政策已達40余項。市財政四年累計投入660億元,帶動社會資金,共同推動完成各項治污減排工程。
截至5月底,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塵影響),同比上升7.7%,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2%。其中,3、4、5月的PM2.5濃度分別為63、53和46微克/立方米,為近五年同期最低;空氣質量達標天數88天,同比減少8天;共發生空氣重污染16天,同比增加2天。
方力介紹,今年是落實“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北京確定了十大重點專項措施,包括完成700個村“散煤改清潔能源”;全年至少壓減10%以上本地發電量;調整退出500家一般制造業企業、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污”企業等等。
今年年底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將整治完成
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介紹,五年來,北京的環境建設利用APEC會議、“九三”閱兵、“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機遇,呈現出“江山如畫”“家園如歸”的氣象。
孫新軍舉例,如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特點是“莊嚴、沉穩、厚重、大氣”,所以在建筑立面、園林綠化、景觀照明、廣告牌匾、交通護欄等城市家具方面進行了套系設計和全面提升,整容、美容多措并舉。預計到今年年底,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將完成全部整治提升工作,屆時,這條“神州第一街”將以嶄新的氣質重新亮相。
同時,截至2016年,城六區共完成1000余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今后三年還將對核心區2435條背街小巷的環境進行整治提升。孫新軍說,今年的任務是567條,整治不僅要求市政設施硬件達標,環境秩序、長效管理等措施也要跟上,達到“十無一創建”:即無私搭亂建、無開墻打洞、無亂停車、無亂占道、無亂搭架空線、無外立面破損、無違規廣告牌匾、無道路破損、無違規經營、無堆物堆料,最后還要創建文明街巷。
■ 看點
京霸鐵路將連接雄安新區
市住建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承軍介紹,2013年以來,北京啟動安排了重點工程生態環境提升項目共計133項,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涵蓋清潔能源建設、水環境治理、垃圾處理設施、綠化工程和城鄉接合部建設等五個方面。
近五年來,生態環境提升項目資金投放量年均增長超過10%。截至今年5月,已有80余項完成建設計劃,投入運行或試運行,完成投資超過2000億元。
王承軍說,北京軌道交通一體化正在加速推進,今年共有京張鐵路、京霸鐵路、京沈客專等7項鐵路工程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
其中,京張鐵路是解決北京西北交通瓶頸,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未來這條高鐵將是聯動北京、延慶、張家口三賽區的有力交通工具,為2022年冬奧會的順利舉辦提供有力保障,該工程計劃在2019年年底建成通車。
另外,京霸鐵路已于去年底開工建設,將力爭在2019年與新機場同步建成運營。京霸鐵路將連接雄安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