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離不開踐行公益責任。科大訊飛作為國內人工智能及智能語音領域的領軍企業深諳此理,在打造AI產品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公益責任,收獲了更多的榮譽。近日,由中國經營報社舉辦的“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京召開,科大訊飛“三聲有幸”公益計劃項目成員、開放平臺業務部副總經理陳賢華出席會議,并參與了“新科技、新動能——社會責任實踐的新行動”主題論壇。
科大訊飛是人工智能國家級骨干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與產品。據陳賢華介紹,科大訊飛的AI教育公益項目為偏遠地區的兒童捐贈人工智能教育產品,讓他們體驗到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并在他們心里播下一枚科技的種子,相信科技的力量,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在踐行公益的路上,科大訊飛一直“授人以漁”。陳賢華介紹,中國中小企業有很多融資渠道,但是它們對于技術源頭的渴求非常迫切,科大訊飛在2017年入選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如今,科大訊飛開放平臺為人工智能的開發者提供學、產和銷多方面服務。
據悉,科大訊飛于2017年上線AI大學,這是國內首款人工智能愛好者在線培訓平臺。截至目前,已經有30萬名學員,包含多所高校的大學生??拼笥嶏w幫助他們把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就業之后能快速地把所學應用到實際當中。
陳賢華表示,科大訊飛通過開放平臺,把核心技術擺到平臺上,讓開發者調用,目前這個平臺上已經擁有103萬名開發者,開發出了65萬個應用,覆蓋到24億個終端用戶。
除此之外,科大訊飛還成立了訊飛AI服務市場,將開發者開發出來的應用放在市場上公開展示,各個企業都可以看到AI在各個領域的最新應用產品。同時,平臺提供撮合服務,幫助需求企業與開發者達成商業合作。“授人以漁。”陳賢華表示,“其實站在平臺和開發者的角度,我們更相信一句話:‘自助者天助。’”
在2017年的“1024全球開發者節”上,科大訊飛發起了AI無障礙的“三聲有幸”公益計劃,是主要針對殘障人士、失學兒童、貧困人口、罕見病群體等多種特殊人群的公益項目。
據陳賢華透露,“音書科技”CEO石城川的雙耳聽力不足120分貝,戴助聽器的效果也不理想。一般情況下,失去雙耳聽力的人還面臨著失去說話能力的風險,聾和啞幾乎是同時存在的。2016年,石城川接觸到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注冊成為了訊飛開放平臺的開發者,并創辦了音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識別和轉寫技術進行語言康復訓練,雖然失去聽力,但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讓他重新擁有了看見語言的能力。
陳賢華表示,科大訊飛的公益事業可以總結為兩句話:“為祖國的未來播下科技的種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拼笥嶏w“三聲有幸”平臺的成功上線不僅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用行動幫助特殊人群直接享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為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