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品類最全的乳制品企業。同時,伊利還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會標準,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的乳制品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會標準,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服務的乳制品企業。
在發展歷程中,伊利始終堅持“國際化”和“創新”兩個輪子,固守“質量”和“責任”兩個根本,以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高度信賴。每天,1億多份伊利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每年,有將近11億中國消費者享用到營養美味的伊利產品。
伊利將品質視為生命,致力于生產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將質量管理工作戰略升級為“質量領先3210戰略”,聚焦“全球最優品質”,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將嚴苛的質量管控標準貫穿于全球產業鏈,保證零食品安全事件。
一方面,伊利積極對標國際,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持續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強化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的能力。同時,伊利利用互聯網思維,建立完善的產品追溯程序。奶源基地從奶牛出生即為其建立養殖檔案,原奶運輸過程實現全程可視化GPS跟蹤,原奶入廠后采用條碼掃描,隨機編號檢測;同時,建立了生產過程的產品批次信息跟蹤表、關鍵環節的電子信息記錄系統、質量管理信息的綜合集成系統和覆蓋全國的ERP網絡系統,實現了產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時化和信息化,并且與國家平臺進行對接。
另一方面,伊利是唯一一家掌控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等三大黃金奶源基地的乳品企業,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以及眾多的優質牧場,為原奶長期穩定的質量和產量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伊利還在歐洲、大洋洲、美洲等積極整合全球優質奶源資源,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品的需求。截至目前,伊利集團的所有原料奶合作供應商已經全部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伊利秉承“平衡為主、責任為先”的伊利法則。2017年11月6日,伊利對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進行全新升級,將“健康中國社會責任(CSR)體系”構筑為面向未來的“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CSD)體系”,英文翻譯為“World Integrally Sharing Health”,簡稱“WISH”體系,意為“美好生活”。具體而言,“WISH”體系是伊利對標、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體現,將所識別出來的重點關注的9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到履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四個具體行動領域:產業鏈共贏(W:Win-win)、質量與創新(I:Innovation)、社會公益(S:Social)、營養與健康(H:Health)。
伊利聯合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全國多家媒體、NGO組織等共同推出了關注“兒童成長安全”的教育類品牌公益項目——伊利方舟。六年多來,伊利方舟的航跡已走過全國25個省市地區,開展了70余場兒童安全專項培訓,涵蓋防拐防走失、防性侵、防震、防火、防溺水、防暴、防踩踏、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等近20個主題,直接讓20余萬孩子、老師、家長受益。此外,伊利集團在業內首倡“綠色產業鏈”,踐行與自然、社會、公眾、行業合作伙伴的和諧共贏之路,從而形成整個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圈”。
此外,伊利還探索產業鏈金融和新型奶農培訓模式,加大對奶農的幫扶力度,培養和支持現代牧場的發展。自2010年伊利奶牛學校成立以來,通過邀請百余位世界頂尖行業專家,面向奶源基地技術人員和牧場管理人員,組織了300多場牧場管理專項培訓和專題講座,1萬余次牧場現場技術指導,為奶農傳授奶牛養殖技術,推廣儲備全株青貯、TMR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建造標準化臥床、配備飲水槽等舉措。近年來,伊利依托奶牛學校平臺,積極整合國際優質資源,全面升級了現代牧場人才的培養模式,開發了覆蓋青貯制作、健康管理、牛奶質量、防暑降溫、防寒保暖等牧場各生產環節的網絡課程,培訓供應商上萬人次。2016年,伊利進一步強化“奶牛學校平臺”,幫助奶農將奶牛的日單產從2014年的20.61公斤提升到2017年的27.60公斤,同時平均降低養殖成本10%,每公斤牛奶的養殖成本從3.65元降到3.15元,“一升一降”幫助奶農增收了30多億元。
未來,伊利集團將一如既往地提供健康產品,倡導健康生活,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滋養生命活力,不斷增強中國乳業的國際話語權以及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