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本報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在這封來自四川某監獄的信中,5個在押服刑人員共同署名,要求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用于幫助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
愛心從監獄里啟程
昨天早上8時,天空飄著蒙蒙細雨,記者驅車行駛在成洛路上,路的前方,便是位于龍泉洪安鎮的川西監獄。
“我們都曾是危害社會的罪犯,但經過幾年的改造,我們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危害……”一路上,記者反復讀著這5名在押服刑人員寄來的信,感受著他們質樸的愛心,“我們不敢奢談回報社會,只是想要盡我們的力量,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
他們所想要幫助的人們是廣大的白血病患者。一周前,這5名在押服刑人員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用于幫助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他們的這個決定,來自于本報的一個報道……
困惑愛心無法實現
那天,他們像往常一樣聚集在一起傳閱當天的報紙,本報刊登的《四川20萬患者,苦盼救命造血干細胞》報道吸引了他們。“看過報道,我們無不感到震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20萬患者等著死神接近!我們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愿望———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
產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想法后,他們思來想去又覺得不現實。因為他們在押服刑人員的特殊身份,無法到各流動采血點進行采樣,那捐獻的事不是只好泡湯了?一連幾天疑問都困擾在他們心頭,急于捧出的愛心使他們最終想到求助于記者。
欣慰5人都是好“犯人”
經過近1小時的車程,昨天早上9點左右,記者到達川西監獄,由于一些特殊手續需要審批,記者未能獲準進入監獄采訪。但記者從監獄方了解到了這5名服刑犯的基本信息。他們年齡都只有二三十歲,都是因為盜竊和搶劫罪而入獄,5人在獄中表現都很好,有的還曾經因此減刑。
監獄方在得知有服刑犯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后,非常支持。他們專門到監區找到5人進行核實。“我們真的是自愿捐獻,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5人都表達了共同的心愿。
圓夢采血車可進監獄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到省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捐獻者只有年齡和健康限制,只要年滿18歲、45歲以下身體健康的公民都可以捐獻,服刑犯有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權利。他們愿意將流動采血車開進監獄,為這5名服刑犯采集血樣,使他們加入大批中華脊髓庫四川分庫志愿者的行列。一旦他們與需要移植的患者配型成功,將為他們抽取造血干細胞。
由于將采血車開進監獄需要辦理相關手續,目前手續還在審批過程中,這5名服刑犯是否能夠如愿以償地成為志愿者,為需要捐獻的人們獻上溫暖的骨髓?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相關鏈接
我省于2001年啟動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目前已儲備21118份捐獻者資料,實現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移植8例。但是,全省白血病患者有23萬余人,每年以30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長,造血干細胞庫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如果每個患者都有經濟能力做骨髓移植,那么這個缺口高達20多萬人。
造血干細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一類細胞。造血干細胞來源于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