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和司徒慕德爵士(MARK MOODY-STUART)
全球多數公司都不愿把自己的名字與抗擊某種致命疾病聯系在一起,這一點可以理解。但全球抗擊艾滋病最大的企業組織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GBC)的迅速擴展表明,企業的態度正開始發生變化。
5年前,該組織只有15個會員企業,如今已擁有220個,這些會員的總部分布在30個國家,在200多個國家雇傭著逾1100萬員工。此外,該組織的費用幾乎完全來自于會員企業。在最初獲得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聯合國基金會(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以及開放社會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的資助后,該組織再沒有獲得過來自基金會或政府的資金。
這才是應該采取的方式;定期的慈善捐款應該直接提供給那些它希望幫助的人們。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否則企業慈善組織不應尋求獲得資助和救濟。
雖然說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的發展令人矚目,但誰都不應混淆在抗擊艾滋病斗爭中的投入與產出——我們必須牢記,我們至今仍未取得勝利。該組織的大多數會員都是跨國公司,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及其在企業生活中的作用,它們有著較為開明的看法。不過,只有為數不多見的會員企業位于那些受艾滋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非洲、印度、俄羅斯、烏克蘭和加勒比地區。雇用非農業員工的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在員工教育和治療方面做任何事情。
許多公司辯稱,它們在非洲的雇員數量很少,甚至就沒有雇員,因此艾滋病不是它們的問題。它們更愿意將其慈善活動放在與本國關系更緊密的問題上。雖說這并不奇怪,但它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嚴格意義上艾滋病存在于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并且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全球健康危機。
抗擊艾滋病的大部分資金仍必須依賴政府。然而,防治艾滋病的政府資金劃撥體系效率低下,且受到政治因素、腐敗、爭奪短缺資源及其它問題的制約。如果得到企業支持的話,通過工作場所令員工獲得資金,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如果雇主們明智地利用其資源,它們就能夠大大減少艾滋病在其工作場所的蔓延。當然,這不僅僅是一種人道主義使命;它也是一種良好的企業行為。由此帶來的好處在南非一些公司中頗為明顯,例如英美資源集團(Anglo-American)、戴比爾斯(De Beers)和南非國家電力公司(Eskom),它們都曾有過艾滋病導致員工數量驟減、并影響生產率和利潤的經歷。
正如萊索托、肯尼亞和博茨瓦納的初步結果顯示,鼓勵員工進行艾滋病檢測,對結果嚴格保密,并為提供治療和咨詢,這種做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其它企業可以借助自己的優勢領域,來加入這場戰斗。一些傳媒巨頭,例如維亞康姆(Viacom) /MTV、路透(Reuters)、(法國)TV5、時代華納(Time Warner)/ 家庭影院頻道(HBO)以及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的三家新會員——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部信托基金(BBC World Service Trust)、迪士尼(Disney)和獨立新聞及傳媒公司(Independent News and Media)等,在與危險人群溝通方面,它們的能力遠遠超過任何政府。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傳遞信息的手法尤其別出心裁,該協會借助從“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到姚明等明星球員,來傳遞信息。
盡管如此,許多企業還是擔心與艾滋病沾邊會帶來負面形象。這一點在旅游業尤為突出。旅游業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在這方面展示出巨大的表率作用,如柯茲納國際公司(Kerzner International)、維珍(Virgin)、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和雅高集團(Accor)等。舉例來說,沒有人愿意警告前往加勒比海地區的游客,說那里是僅次于非洲的艾滋病盛行之地。
在昨晚于倫敦舉行的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第五屆年度餐會上,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來自南非和莫桑比克的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以及歌手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將為7家企業或組織頒獎,以表彰它們運用其資源或核心能力抗擊艾滋病的努力。它們分別是: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歐萊雅(L’Oréal)、默克(Merck)、美國國家籃球協會、聯合利華(Unilever)、Tea Kenya和斯特拉塔(Xstrata)。
在抗擊艾滋病的戰斗中,我們已經投入巨大的資源,耗費了不少的口舌。但我們還是要強調,任何人也不能混淆投入和產出。有關抗擊艾滋病斗爭已取得進展的斷言之所以是空洞的,其原因在于:每年死于艾滋病或被診斷出HIV呈陽性的人數都在不斷上升。最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我們正在以一種逐漸放緩的速度,輸掉這場戰爭。資源至關重要,而且越多越好。但目前最需要的是,地方性的牽頭、開誠布公的探討、大范圍的檢測及咨詢[對那些不愿進行檢測的人,可適用“選擇性退出”(opt-out)的規定],以及提供更多治療用的藥品。在政府或教會力不能及的地方,企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但迄今為止,我們所做的努力還只是觸及了表面。
理查德霍爾布魯克是美國駐聯合國前任大使,目前擔任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司徒慕德爵士是英美資源集團董事長,也是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主席。
譯者/梁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