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高考成了支撐白血病女孩張海雁的一個堅定信念
人民網河南視窗訊 東方今報報道: “在病房里準備高考,對我來說,也算是嘗到了別人不可能有的經歷。”昨天,19歲的白血病女孩張海雁手里捧著參考書,趴在病床上,還在琢磨著歷史題。
自己偷偷報名參加高考
“這有可能是孩子參加的最后一次考試,隨她的心愿吧。”張海雁的父親張相忠對記者說。
今年3月,正在緊張備考的鄭州17中高三學生張海雁,經常頭暈,感覺天旋地轉,身上也出現了大片紫斑。父母趕緊帶她到醫院檢查,結果嚇了所有人一跳:白血病。
“剛檢查出來的時候,我和她媽都不同意她參加高考,命都快沒了,還考啥試。”張相忠說,海雁是自己偷偷將錢交給同學,讓同學幫忙報的名,他和孩子媽媽當時都不知道。
前不久,海雁參加了美術統考,考了279分。對于在去年年底剛學繪畫的學生來說,她考得已經很不錯了。
6月3日,為移植骨髓做準備,海雁住進了鄭大一附院。
骨髓配型對象已找到
昨天下午,張相忠專門趕到省紅十字會,取海雁的骨髓配型結果。
“孩子太幸運了!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海雁和鄭州一個30歲的女捐獻者配型成功,并且6項指標都吻合。”張相忠掩飾不住興奮,這無疑給絕望中的他們帶來了一絲曙光。
據鄭大一附院血液科大夫介紹,骨髓配型成功率非常低,很多人都要輾轉好幾個地方,在數十萬樣本中,才能找到配型成功的骨髓。
“海雁覺得家里負擔太重,不想做移植了,但不管怎么難,我們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治病。”張相忠在中鐵電話局工作,海雁的媽媽在紫荊山賓館上班,都是工人,二十多萬元的手術費,對他們來說,如同不可逾越的大山。
“現在我們單位捐了1萬多,孩子媽媽和海雁同學都捐了錢,加上借的和我們的積蓄,現在家里能拿出來十幾萬。”張相忠說,醫生說骨髓移植的費用就有20多萬,而后期的花費更不可估量。
醫院里的最后備考
“我同學在學校里,壓力都特別大,我不是在家就是在病房,基本上沒有啥壓力。”張海雁靦腆地笑著,露出潔白的牙齒。
張相忠說,海雁媽媽第一次在鄭州五院聽到醫生說是“白血病”,立時大哭起來。剛開始家里人都瞞著海雁,但孩子看到藥瓶上的字,隱約也猜到了自己的病情。
海雁媽媽說,海雁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她雖然已經猜到,但還在父母面前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知道病情后,我們都背著她哭了好幾場,但海雁從沒在我們面前掉過一滴眼淚。”海雁媽媽說,海雁一直在家備考,她只想和自己的同學一樣,順利完成高考,參加高考成了支撐她的一個堅定信念。
與別的病人不同,海雁的床頭擺著的不是補品,而是厚厚的一摞參考書。她說這兩天也看不進去啥東西了,但書放在手邊安心,這兩天她準備再復習一下大題,鞏固一下基礎知識。
“我這幾個月也沒有好好復習,估計成績不一定會很好,但我希望能上大學,將來做個設計師。”海雁翻著手中的書,眼里閃著亮光。
海雁說,今天下午媽媽要騎自行車帶自己去鄭州31中看考場,晚上,她準備在醫院早點睡覺。明天,她將和全省78萬考生一起,走進2006年高考考場。
和其他考生一樣,海雁的父母這些天凈給她吃大補的東西,她說自己“比以前還胖,參加高考,體力絕對沒問題”。和其他考生不一樣的是,海雁的父母還無暇顧及海雁能報哪些學校,因為高考結束,他們即將面對一場生死攸關的“考試”——給海雁移植骨髓。
文章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