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滿足父母“炫耀”的心理需求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太太在過生日的那天,盡管她不指望在外地功成名就的兒子回來陪她,但她還是熱切地盼望兒子能給她寄來一份禮物。她多希望兒子能給她寄來一本旅游畫冊,或者一件開領毛衣,但令她極其失望的是,兒子僅僅給她寄來了一些錢,讓她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現代社會中的老年人,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城鎮老年人,他們大多有退休金,即使沒有退休金,也能通過多種方式獲得經濟收入。因此,對于一些老人來說,錢不是他們最需要的。那么,怎樣孝敬老人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心理滿足呢?
其實,這些衣食無憂的老人更喜歡子女送一些有用的實物,這是因為老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跟兒童相似。很多老人在沒事的時候喜歡湊在一起聊天,他們常常聊起子女,如果哪位老人的子女孝順、有出息,無形中老人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就提高了,老人也就更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對于這些老人,用“錢”孝敬就不是最好的方式了,而一些花錢不多但很實用的實物,則能使老人有機會向別人“炫耀”,使他們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例如,小李在春節回家的時候給媽媽精心挑選了一條保暖、漂亮的圍巾,媽媽收到女兒的圍巾非常高興,出門的時候就戴上,一有機會就向別人“炫耀”:“看,我閨女給我買的圍巾好不好看?可暖和了,很貴的!”其實哪個老人自己買不起一條圍巾呢?然而,女兒買來的,意義就不一樣。如果送老人錢,老人是不會把錢拿出來向別人“炫耀”的,而且跟別人說子女給了自己很多錢,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孝敬老人,在保證老人衣食無憂的前提下,要經常回家看望老人或者電話問候,而且要經常給老人買一些比較實用的禮物,使他們更能感受到子女的孝心和細心。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