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楊陽胳膊上都是點滴后留下的針眼。
我知道,我患的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有可能治不好離開這個世界。為了回報社會上的諸多好心人,我決定我走后將我身體的器官捐獻給急需救治的病人和我所在的學校。我寫了《我捐獻身體器官的決心書》,現在我有三個心愿想麻煩各位領導幫助我實現:第一,我捐獻身體器官,光有決心是不夠的,聽說需要到有關部門辦理捐獻手續。我正在病中也不知如何辦理,想請學校幫我代辦,不知是否可以?第二,我想向哈醫大捐獻骨骼做標本,供教學用,請求你們能夠接受!我生前沒能實現自己的愿望,骨骼如能在實驗室長期保存,我就會成為一名永不離校的“學生”。第三,我請求校領導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在生前到哈醫大參觀一下校容校貌,到護理班聽高校老師講一節課,拍一張照片,這樣我夢想到哈醫大學習的愿望也等于實現了!楊陽
厄運突降漂亮女孩
今年十八歲的楊陽是個漂亮、活潑的女孩,愛笑、愛動,是一個陽光型的女孩,不知道內情的人根本想象不到她是一名患病在床的白血病患者。但即使是躺在病床上楊陽也不老實,不是和陪護的叔叔開幾句玩笑,就是逗逗比她小四歲從小就不愿吱聲的弟弟。也許是女孩的天性,楊陽對自己的形象很注意,她的頭發由于做化療脫落了不少,她嫌不好看,在見記者之前還央求母親將事先準備的假發給她戴上,讓她能更美麗一些……楊陽的姥爺、姥姥和母親都是醫生,在楊陽小的時候,母親楊穎曾經開過一句玩笑說:“咱家就缺一個護士了。”沒想到這句玩笑話,楊陽就留上了心,立志當一名優秀的護士。患病前,楊陽就讀綏化市衛生學校與哈爾濱醫科大學聯辦的高級護理班,本應在明年夏天畢業后到哈爾濱醫科大學繼續深造,但就在2006年元旦的時候,一個噩耗打碎了楊陽的夢想……
2005年12月末,“圣誕節”剛剛過去,楊陽突然高燒不止,渾身沒勁兒,整天委靡不振。開始,家里人都以為她患了感冒,但吃藥打針之后,這些癥狀一直沒有好轉。楊穎領著楊陽到醫院做檢查時,被告知楊陽患上了白血病M2型,需立刻住院治療時,深通醫理的楊穎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當時人幾乎都崩潰了。同時醫生還告訴楊穎,唯一的希望就是進行骨髓移植,但配型不好找,即使找到配型移植成功的幾率最高也只有70%,而且還需要40多萬元的手術費,這還不算前期化療和后期康復治療的費用。40萬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僅僅從2006年一月至今,為了給楊陽買藥、做化療,就幾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目前楊陽的父母正在四處籌錢,為骨髓移植做準備……

圖片說明:被吹散的蒲公英帶著楊陽的愿望,把新的生命灑向人間。 堅強的孩子不流淚
楊陽的父親單永慶是鐵力市網通公司的病退職工。“你一定在想,我姓單而楊陽姓楊,她一定不是我親生女兒。但我的確是楊陽的生父,楊陽跟她媽媽的姓。”當他介紹完自己,看到記者疑惑的眼神后說,“因為這楊陽還鬧過笑話,她第一天上小學回來就說,別的小朋友都不乖,他們都跟爸爸的姓,就楊陽乖,跟媽媽的姓。”
說起楊陽小時候的事,單永慶立刻給楊陽下了一個定義——“她是一個淘氣的假小子。”據單永慶講,楊陽小時候很淘,一點兒都不像女孩,整天沒有閑著的時候。而且楊陽特別喜歡花,見著漂亮的花就走不動道兒,想方設法要把那花弄到手,實在沒辦法了就偷。“為了偷花這事,我們做家長的沒少收拾她。你看她身上的疤痕,那都是小時候她偷花時候被人追趕,逃跑時摔的。”單永慶說,“現在她的病不允許她到公共場合看花了,所以我們每天都給她買一束花拿回來,讓她在家、在病房看。也不知道這孩子還能看多久……”說到這里,單永慶這位曾是軍人的東北大漢不禁潸然淚下……
楊陽的母親楊穎是鐵力市人民醫院的醫生,自從楊陽患病以后,她就一直寸步不離地照顧著。從楊陽患病至今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無論多難受多痛苦,楊陽很少當著親人的面落淚。一次,楊穎給楊陽按摩,楊陽和她說:“媽媽,我心里好難受,我真的好想哭,你就讓我痛痛快快地哭一次吧。”說完,楊陽就用毛巾把臉捂住哭了起來,看到女兒這樣楊穎的心里也非常難受,眼淚也禁不住成串地掉了下來,聽到媽媽也哭了,懂事的楊陽立刻止住淚水安慰起楊穎來。事后楊陽還開玩笑地埋怨媽媽:“你說那天我想好好哭一場,全讓你給攪亂了。”自從這事以后楊陽就再也沒掉過淚。
在哈市做化療期間,有一次楊陽因為意外鼻血流個不停,整整流了一罐頭瓶子,怎么也止不住。實在沒辦法只能請耳鼻喉科的專家給她做鼻填塞——拿紗布條往鼻子里塞,當時一共塞了十多條紗布,整個臉都被紗布撐得變形了,單永慶不忍心看下去了,自己跑到外邊悄悄地一個人掉淚,楊穎在楊陽身邊抓著她的手也是淚流滿面,而楊陽在承受巨大的痛苦的同時竟然一滴眼淚也沒掉,還盡量和媽媽開玩笑安慰媽媽。
由于血少,楊陽血管不鼓,點滴的時候經常滾針,最多一次連扎了七針才把輸血用的九號針頭扎進去,當時護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可楊陽一點兒也不在意,反而安慰人家……
“我知道孩子開朗、堅強都是做給我們大人看的,她怕我們擔心、怕我們太操勞。”楊穎說,“她剛知道自己的病情的時候也曾低落過,曾一度拒絕吃藥、打針,還背著我們寫下遺言:‘我不忍心因為我的病把家庭毀了,我也不愿因為我的病拖累父母,我要放棄治療,讓病魔把我奪走。雖然我非常留戀人生,我愛我的班級、我的同學,更愛我的父母、我的親人,他們給了我無限的愛,但我今生已無法報答。爸爸媽媽,如果有來世,我還做你們的女兒。’后來,在大家幫助下她才恢復了信心,變得更加堅強。”

圖片說明:化療后,披肩的長發脫落了不少。
“如果我能好,還要學醫”
楊陽是一個非常懂事、善良的孩子,她勤奮好學,積極進取,時時關心他人,從小學開始就是班干部,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她從小特別祟尚美好的事物,熱愛大自然,酷愛美術。在她的畫筆下,曾繪出許多美麗的圖畫。從2000年起,楊陽先后3次獲得國家級少年美術大賽的“銀杯獎”和“優秀獎”,并被全國少兒書畫社評為“少年美術四段位”繪畫級別。2004年,楊陽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綏化市衛生學校與哈爾濱醫科大學聯辦的高級護理班。
楊陽在班里擔任班長,還是校學生會的干部,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無論在寢室、班級還是學生會,提起楊陽來沒有不豎大拇指的,都說她是個好孩子。
目前,正在治療當中的楊陽無法到學校上課,但是她還在治療的空閑復習功課,“我們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要好好看看書,那時如果身體允許的話,我還要去學校參加考試的。”楊陽說。
“為了挽救我的生命,不少好心人都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在患病的幾個月里,我被愛包圍著,也被愛感動著,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我的父母被我的病拖垮了。我捐獻身體,就是為了報答人世間的愛,我要把我的愛留在人間。把我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以此來報答人們對我的關愛!”楊陽提到為什么寫捐獻的決心書時說,“有人也說過,我寫這決心書是家里大人教的,其實不是,那的確是我的想法,我喜歡上學,喜歡從醫,上哈醫大學習是我的心愿。如今我無法完成這個心愿,所以我要把我的骨骼獻給學校,讓我的骨骼來完成我未完成的學業,成為一名‘永不離校的學生’。”
當說到如果移植成功,身體恢復了以后有何打算的時候,楊陽說:“我還要繼續從醫,以前我學醫是因為繼承祖業,現在想學醫是因為我自己當過病人,知道病人的苦,所以我要微笑著為病人服務,給他們帶來信心與快樂。”

圖片說明:楊陽和她的國畫作品。 父母的心愿要回報關愛
為了挽救女兒的生命,楊陽的父母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積蓄,但如同杯水車薪,他們不得不向親屬朋友借,又用現正在居住的房子做抵押,貸了2萬元錢。幾個月下來,7萬多元錢花光了。移植骨髓,40萬元的醫療費讓他們無法承受!但楊陽的父母鐵下心來:“就是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也要救活女兒。”
當地媒體報道此事后,楊陽的母校、居住的社區、鐵力市醫院、鐵力市網通公司和新疆、四川、重慶、遼寧沈陽還有哈爾濱、大慶、綏芬河等地的單永慶的戰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目前,楊陽共收到捐款八萬余元,但這離40萬元的治療費用還差得很遠,楊穎和單永慶夫妻倆還在四處籌款為即將到來的手術做準備……
在記者離開的時候,楊陽的父親單永慶告訴了記者這樣一件事:6月中旬左右,楊陽將到哈市做骨髓配型,屆時單永慶夫妻和他們的小兒子也將一起來,“到時候我們三個人都將做化驗。如果我們的骨髓楊陽用不了的話,我們就把骨髓捐獻給有關部門,留著將來有需要的人用。因為自從楊陽患病以后社會對我們的關愛太多了,我們無力回報,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報答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單永慶說。
文章來源: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