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青網—北京科技報】 |
在首例艾滋病例出現的25年里,科學家們不斷的追尋著艾滋病病毒的禍源,希望能夠從這里找到攻克艾滋病病毒的辦法。如今,艾滋病病毒的起源終于被發現。美國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的科研小組證實,人類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中的HIV-1是起源于喀麥隆的黑猩猩。據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網站5月26日報道,由醫學教授比阿特麗斯·哈恩領導的科研小組已經將她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科學》雜志上。 科學家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鮮糞便樣本1300多個。 哈恩對HIV-1病毒來源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十余年,在喀麥隆政府積極配合下終于邁向了成功。 解開HIV-1病毒起源謎團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科學家們雇傭探索者穿越中西非的密林,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鮮糞便,共采集了1300多個樣本。 在這之前,科學家花了七年的時間研究出,在不傷害瀕危黑猩猩的情況下,從基因方面來追溯HIV-1病毒最原始類型的檢測方法。 盡管研究人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懷疑艾滋病病毒(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是黑猩猩通過某些途徑將一種相近的病毒———猿免疫缺損病毒SIV———傳播給人類后形成了人體免疫缺損病毒,但在捕捉到的黑猩猩中卻只有很少數量被發現攜帶猿免疫缺損病毒。 在這項研究中,哈恩和她的科研小組首次采用分子流行病學,調查中西非野生黑猩猩攜帶SIV病毒的情況。通過分析黑猩猩排泄物樣本,哈恩和她的同事們發現了在一些黑猩猩群體中,有35%的黑猩猩攜帶著SIV病毒,并檢查出這些黑猩猩同時體內具有特效的抗體和核酸(過濾病毒遺傳信息)。 科學家證實當今流行的HlV-1起源于喀麥隆的黑猩猩。 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分子無性繁殖,排列出了4只黑猩猩的過濾病毒基因序列。研究組中的博士后研究員布蘭頓·基爾說:“這使得艾滋病病毒與其相近病毒的基因對照成為可能。而且發現這些受到感染的野生黑猩猩也能夠讓我們探尋自然歷史和黑猩猩SIV病毒的自然傳播情況,也讓我們知道,SIV病毒為什么會轉移到人類身上。” 哈恩說,每一個感染病毒黑猩猩個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基因模式,這可以顯示出它們共同的病源。HIV-1有三種類型,感染給人類的病毒是導致全世界艾滋病爆發的主要病源。哈恩的基因分析結果表明,喀麥隆薩納加河附近的黑猩猩群體中的病毒源與人類的HIV-1病毒非常相近。哈恩說:“近似程度令人驚訝。”通過對黑猩猩感染的SIV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證明生活在非洲的四類黑猩猩中,到目前為止,僅有兩類被其相應的SIV所感染。而當今所有流行的HIV-l就起源于生活在中西非國家喀麥隆的黑猩猩。 科學家們仍不能確定SIV是如何從黑猩猩傳播給人類的。 已知的首位感染HIV-1病毒的是一名來自剛果金沙薩的男子,這名男子的血樣在1959年被收集儲存起來供醫學研究,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發現這種病是HIV-1病毒引起的。據人們的猜測,喀麥隆某個村子的人可能被大猩猩咬傷或者在屠宰大猩猩時感染了病毒,這個人隨后又將病毒傳給了別人。由于薩納加河長期以來是一條重要的商業水路,一個病毒感染者最終將這種病毒傳播到金沙薩。 哈恩稱:“我不知道在最初的階段有多少人感染了病毒,可能是1個人,也可能是10個人,也可能是100人。最終病毒被傳播至城市地區,并在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傳播。病毒在人類身上傳播時變得極具殺傷力,但事實上黑猩猩們卻很少受到SIV病毒的傷害。” 哈恩教授在90年代初提出了艾滋病病毒的一種HIV-2 病毒從猴傳播給人類的可能性。當時從人類體內分離到SIV類似病毒,為HIV-1起源于猿艾滋病病毒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雖然對HIV-2的起源有了比較明確的結論,但傳播更加廣泛的HIV-l的起源問題一直是一個未解的謎。雖然科學家普遍認為HIV-l同HIV-2一樣起源于相類似的猿病毒,可是一直缺少明確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