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強將自己捐獻出的一袋造血干細胞遞到了一直擔心自己并陪伴自己的女兒手里,他告訴女兒(右一)自己的身體很棒,沒問題。
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27日訊 東方今報報道:(記者 吳婧/文 楊曉楠/圖 ) 兩年前,他的大女兒死于白血病,因為等了一年,沒有等到與之相配的骨髓。現在,他獻出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拯救一位上海患者,因為他不想大女兒遇到的不幸降臨在別人的身上。
他叫李小強,是河南省第30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人,也是洛陽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一人。
別人有難,能幫就幫
“98、99、100,好了好了,可以給爸爸拔針了!”看著儀器上的數字跳到了100,李小強12歲的女兒小兆興奮地跳了起來。昨天上午,38歲的李小強完成了自己兩年來的愿望:他在省腫瘤醫院的病房里,為一名遠在上海的27歲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李小強是洛陽市新安縣江莊小學一名體育教師,在2003年11月29日填寫了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今年4月3日,國家管理中心發來傳真,他的HLA分型與一位患者初配相同。得知這個消息,他激動萬分,“別人都說像中了大獎,但我沒中過,只愿這就是一次大獎。”5月16日,他專程到洛陽進行了全面體檢,結果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問起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李小強沉默半晌,末了說了一句:“我們也遇到過困難,別人有困難我們能幫就幫一點。”記者從省紅十字會了解到,李小強的女兒小兆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2003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但等了一年也沒有等到合適的配型結果,最后不幸去世。
我省一個月成功捐獻6例
“現在配型成功的數字正在逐年增加。”提起配型成功的數字,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資料庫負責人張書環十分興奮,2003年只有4例,2004年有8例,2005年有10例,“今年剛過半年就有11例了。”她說,目前,我省分庫已有4.5萬余份志愿者血樣,其中3萬份志愿者的HLA分型數據已入庫,“隨著庫容量的增加,配型成功率會越來越高。”她告訴記者,本月28日,還有一個叫白喜明的鄭州市民也要完成與患者的“生命對接”,“他將是本月第六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愛心人士。本月有6例捐獻成功,這也將打破我省紀錄。”
文章來源: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