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西南醫院血液科,龍桂林做干細胞分離時,其女友用手機為他留影 記者 任琦 攝
本報訊(記者 陳瑜 實習生 楊程)20歲的河南女孩羅麗(化名)身患嚴重白血病,找到幾率為百萬分之一的骨髓配型成功者是她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昨日下午,從我市西南大學22歲的大三學生龍桂林體內采集的69毫升造血干細胞由市紅十字會緊急運往北京移植到羅麗體內,這也是我市今年進行的第一例送往市外的造血干細胞采集。
干細胞匹配幾率百萬分之一
羅麗的主治醫生、北京301醫院醫生馬健說,羅麗所患急淋白血病屬于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只能立即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而能夠找到相匹配可供移植的造血干細胞的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重慶骨髓庫找到珍貴髓源
今年年初,北京301醫院通過中華骨髓庫搜索了近30萬資料,終于在重慶骨髓庫中選中了最符合捐獻標準的志愿者——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三學生龍桂林,并將這一情況通知了我市紅十字會骨髓庫。當時還在邊遠山區酉陽縣麻旺中學實習支教的龍桂林聽到消息后一口就答應了。
女友和同學一直陪伴床頭
從3日上午10點開始,龍桂林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在西南醫院正式開始。記者在現場看到,只有49公斤的龍桂林躺在病床上看起來有些瘦小,其女友和同學一直在旁陪伴著他。鮮紅的血液通過細管不斷流向一旁“嗡嗡”輕響的血液分離機,分離機把有用的造血干細胞分離出來,再將其它血液成分輸送回龍桂林體內。“我也是第一次這么直接的了解骨髓采集的原理,原來就像獻血一樣,一點都不用擔心!”龍桂林笑著對記者說。
而一直坐在龍桂林床頭陪他講話的清秀女孩是他的女友,也是大學同學。據了解,女友為了照顧龍桂林,今年暑期已經決定放棄回山西老家。
受助者血型從AB型變為B型
從昨日10:00至14:00,醫院從龍桂林體內一共采集了69毫升造血干細胞,醫護人員稱它為“生命的禮物”。采集完成后,龍桂林說除了手臂有些麻之外,身體狀況一切都好。
昨天下午這“生命的禮物”已經由市紅會工作人員陶克辛帶到北京。到記者昨晚9時截稿時,北京301醫院已經為羅麗成功實施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情況良好。手術后羅麗的血型將由移植前的AB型血轉變為和龍桂林一樣的B型血。
同時,為增加移植手術的安全系數,龍桂林今日(4日)還將再進行一次造血干細胞采集,北京301醫院也將在今日派專人來取造血干細胞,并于當日返回。
新聞背景
大學生成為捐髓主力軍
記者昨日從市紅會骨髓庫獲悉,目前在該庫登記的捐髓志愿者10500多名,其中70%是大學生。造血干細胞初配成功的有60多例,其中40多例是大學生。已經實施捐獻造血干細胞的13名志愿者中,有11人是大學生,其中有8例實施的是向市外捐獻,市紅會負責人稱大學生已經成為我市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主力軍。
文章來源: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