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白血病患者姜建于(中)與丈夫朱春平、女兒朱昕穎在一起交談。
2006年5月,32歲的江蘇丹陽市農村婦女姜建于被醫院確診患有急性白血病。姜建于家境貧困,為治病背上了8萬元的債務,治病期間她曾收到丈夫單位職工近2萬元的捐款。7月12日,姜建于因病情嚴重放棄了治療。為回報社會,她提出捐獻遺體,但因長時間化療,其它器官不符合他人使用條件,她決定捐獻出唯一可用的眼角膜,給需要的人帶去光明,身體其它部位供醫學研究用。目前,姜建于已與當地紅十字會取得聯系,并填寫了志愿捐獻遺體的申請登記表。新華社記者孫參攝
“趕快取走我的眼角膜,我的身體越來越弱了,我不能無意義地離開,我想早點把眼角膜捐獻出來,希望你們能幫我實現這個愿望……”昨天上午,丹陽女青年姜建于在生命彌留之際,焦急地給丹陽紅十字會打去電話。
日前,丹陽白血病患者姜建于為報答社會上為她捐款治病的好心人,毅然決定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來,供醫學研究。但醫生卻告訴她,由于長時間化療,她的其它器官可能達不到捐獻條件,只有眼角膜可用。7日下午,姜建于的血小板突然一下跌到8700(正常人為10萬左右),隨時有可能死亡。姜建于對醫生說,趕快幫我想想辦法,萬一自己在離開的時候還沒有聯系好捐獻事宜的話,自己身上唯一有用的眼角膜就將浪費了。
丹陽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徐子洋當天趕到醫院。他說:“我感到震撼,剛剛承受絕癥之痛的她,還有這樣的情操,真的讓人感動”。對于姜建于提出希望早點把眼角膜捐獻出來的決定,徐子洋說,眼角膜捐獻有較為嚴格的程序。自愿捐獻者一旦逝去,應在死亡后6小時內完成眼角膜移植。他說,捐贈器官是一件好事,但由于該市目前無眼角膜保存和供應機構,同時還牽涉到一些法律和具體操作問題,因此還需與鎮江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系,盡快幫助姜建于完成心愿.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