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殷 瑩攝
昨天傳來喜訊:本報與團市委青少年基金會在2003年度聯合組織評選出的“自強孩子”馮碩今年高考考出了643分的好成績,日前被北京大學錄取!
堅強女孩不向命運低頭
2003年,本報與市青少年基金會首次聯合舉辦了評選自強孩子活動,在數千讀者積極參評下,家庭生活困難、成績優異的實驗中學女生馮碩脫穎而出,成為被評出的28個自強孩子中的一員,她的自強經歷令人感動。
今年18歲的馮碩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1997年馮碩的父親被醫院確診患上了一種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腿部萎縮癱瘓,因失去勞動能力而失業,馮碩的母親隨后也下崗失業,一家三口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艱辛的生活雖然讓小馮碩遠離了物質的優越,卻讓她養成了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性格。初三畢業,馮碩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留在了實驗中學,高中三年她連續三年被評選為區級三好學生,兩年被評選為市級三好學生。今年建黨85周年前夕,馮碩通過自己的表現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病中慈父做女兒的榜樣
馮碩的父親原是電子計算機公司的團委書記,1997年突然感到雙腿發軟無法走路,當時對他的打擊很大,但他很快便從病痛的陰影中走出。馮碩的父親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妻子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她說:‘你動不了了,我就伺候你一輩子,你要堅強下去做孩子的榜樣,咱們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才。’”當時馮碩的父親緊緊握住了妻子的手淚如雨下。從那時起,馮碩一家團結一致,每周五晚上,馮碩一家三口都圍坐在一起開“家庭生活會”,互相鼓勁。
馮碩還記得,一次初三月考,她的成績排在年級的130多名,回到家悶到屋里悄悄哭起來,父親走進屋來,用寬厚的大手撫摸著孩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咱們要禁得起輸,不要為一次跌倒而難過,要經得起挫折,相信自己能行!”
初中畢業,馮碩以優異的成績留校,在實驗中學繼續讀高中,并且在班內還當選為學習委員。馮碩說自己受到家庭影響很大,雖然父親病情不斷加重,更有癱瘓在床的危險,但是他永遠開朗樂觀、堅持鍛煉。馮碩的父親說:“醫生說我注定要癱瘓,但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倒下,我要給女兒做榜樣!”正是從堅強的父親身上和溫暖的家庭中,馮碩汲取了在逆境中不斷向前的力量。
自強孩子 脫穎而出
2003年,馮碩在本報與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評選的自強孩子活動中脫穎而出,被讀者選為自強孩子。馮碩說,被評選為津門自強孩子后,她在社會的關愛中,獲得了更多的勇氣,變得越來越自信。馮碩更加積極地參加各項活動,她還被選為實驗中學自強孩子俱樂部的負責人。有的困難學生有自卑心理,認為矮人三分,馮碩就鼓勵他們說,人在困境中,自信心不能丟,逆境會創造力量,讓我們用成績回報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心。因為把貧困當成了一種幸運,馮碩比同齡孩子顯得更加成熟和懂事。
今年高三畢業典禮時,馮碩被實驗中學評選為十佳中學生,獲得1000元獎金。這時,馮碩聽到本校初三一名女孩不幸患上白血病,剛做完骨髓移植手術的消息后,她和父母商量后拿出了500元錢捐給了這個小校友。但馮碩高考第二天時噩耗傳來,女孩不幸去世了,馮碩非常難過。實驗中學的校長被馮碩這種關愛他人的精神深深感動,組織師生在校園里種下一棵樹,記錄下這段友誼。
立志學醫 考入北大
“不管遇到多難的事,信念不能丟掉。”馮碩記得高考前夕,爸爸和媽媽拿著剛發下來的100元低保錢到圖書大廈給她買了一套練習模擬題。接過珍貴的模擬題,馮碩眼睛當時就濕潤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高考,馮碩以643分的好成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馮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醫,她說:“爸爸身體不好,小校友的不幸去世給我很大觸動,我想學醫,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們治病,讓爸爸及掙扎在病痛中的人們早日康復!”馮碩的父親深情地望著懂事的女兒,熱淚不禁奪眶而出。
日前,馮碩以優異的成績正式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馮碩手捧錄取通知書靦腆地笑了,她說希望第一時間把這份喜悅通過《今晚報》傳遞給所有關愛她的好心人,讓他們相信,在愛心的照耀下,她會一直堅強地走下去……
文章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