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6日,鶴壁少年么壯在北京租住的房間里度過了他16歲的生日。患白血病的么壯和患尿毒癥的父親都是剛剛出院。當初家里東挪西借的救命錢給一個人治病還不是很夠,幸虧白衣天使的捐款使么壯的治療不至于中斷,后來醫院又給父親找來了免費腎源。
禍不單行父子相繼患重癥
么壯家住河南省鶴壁市,去年6月,身體一直很棒的他突然出現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的癥狀,一個多月也不見好轉,在媽媽的堅持下,么壯去看了醫生。當年7月30日,鶴壁市人民醫院的診斷結果出來了,么壯得了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遭受如此重創,年近40歲的父母只剩下一個念頭:要讓兒子活下去!他們四處求人借錢、當東西,傾盡所有家產給么壯治病。先后7個療程的化療花掉了13萬元,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變得負債累累。
11月底,他們東拼西湊地借了6萬元錢趕往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血液科,決定春節后就做骨髓移植。
為給兒子多爭取一些免費用血額,么壯的父親特意在北京的流動獻血站獻了400毫升血,誰知以往累不垮的父親竟然病了,檢查的結果又是一個晴天霹靂,父親竟然患上了尿毒癥。
“今年初,他們父子倆都住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我每天穿梭在20樓腎內科和26樓血液科的病房之間,在他們面前強打精神,只要一離開病房,不管是在電梯里、走廊上,還是大街上,我都會傷心痛哭,不知道怎么才能活下去。”回憶起那時的情景,么壯媽媽禁不住哭了起來。
父子情深相互推讓救命錢
給兒子做手術的6萬元錢準備好了,但父親卻得了尿毒癥,當時也正好有合適的腎源,兒子堅持讓爸爸先做腎移植手術。這可是兒子的救命錢,父親怎么舍得用呢?
么壯的母親馬淑芳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次難忘的經歷,她說,那天正在做腹透的丈夫一手舉著輸液瓶,一手提著腹透袋,忍著刀口的疼痛,一步步挪到兒子病床前,看著化療后嘔吐不止的兒子,含著眼淚說:“壯壯,家里現在只借來這些錢,僅夠一個人的治療費。腎源以后還會有,可你的身體是化療一次就更虛弱一次,必須先做骨髓移植,你年輕,爹媽以后就靠你了。”兒子睜大眼睛說:“不,爸爸,你一定要先做手術,我不能沒有爸爸。”看著這對父子,么壯媽媽和同室的病友禁不住都流下了眼淚。
“天使”愛心讓死神望而卻步
最終,家人決定先對么壯進行治療。今年2月19日,么壯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血液科。移植中心主任石炳毅知道了他家的情況后,安慰么壯媽媽:“壯壯的治療你盡管放心,你丈夫的尿毒癥也可以通過腎臟移植,讓他也來住院吧。你們是有雙重困難的家庭,醫院會幫助你們渡過難關的。”
病友家屬知道他們父子倆都得了重病,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就經常給么壯送吃的,還把出租的房子免費借給么壯媽媽住。
今年4月6日,么壯的治療費已經不夠用了,按常規,費用不到賬,治療無法進行。醫務人員就自發地捐起款來。科室還跟藥品經銷公司說明情況,為么壯爭取了一部分免費用藥;向醫院申請,爭取減免部分醫療費。最后壯壯出院時,他的醫療費比所有治療白血病的最少花費還省了2萬多元。
后來,醫院還費盡周折聯系到了一位腦死亡患者的免費捐贈器官,為父親做了腎移植手術。
現在,父子倆都已經康復出院了,他們正在準備后期的免疫治療和抗排異治療。
文章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