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吉舒鎮(zhèn)的劉麗娟和丈夫在20年前領養(yǎng)了鄰家的一個女孩,取名劉洋。現(xiàn)在,劉洋得了白血病,要想救她,需要進行骨髓移植。醫(yī)生說,同胞兄弟姐妹和親生父母提供骨髓進行配型和移植成功率最高。可當他們向劉洋的親生父母提出配型要求時,對方怎么也不肯答應。
作為親生父親,劉某為什么不愿意為女兒做骨髓配型呢?而且本該是親戚的兩家人怎么會到今天這個地步呢?
悄悄轉(zhuǎn)移一個生命
1986年12月,劉洋出生在舒蘭市白旗鎮(zhèn),她剛滿月不久,親生父母就離婚了。為了其父能再娶上媳婦,劉家商量決定,把劉洋送給合適的人家。
已經(jīng)從白旗搬到吉舒鎮(zhèn)的劉保安、劉麗娟搬家前與劉某家是鄰居,關系一直很好。1987年,他們回老家拜年,聽說這事,劉麗娟趕忙過去看看。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間,劉麗娟決定要這個孩子。雖然她已有了一個八歲的兒子,她早已做了絕育手術,但能有一個女兒一直是她的愿望。
隨后的幾年,兩家一直保持著來往。每次回老家,劉保安、劉麗娟都要帶著劉洋從生父家門口經(jīng)過,有時候還會讓劉洋進去玩一玩。對于孩子的身世,兩家始終守口如瓶。
劉洋8歲時,劉保安、劉麗娟夫婦出于對孩子的考慮,決定盡量減少劉洋和親生父親一家的來往。劉洋生父家從沒主動去找過她。
親爺爺家曾解囊相助
2001年,劉洋考入了市旅游學校。可是,2003年4月,劉洋突然嗓子疼痛、高燒不退。三天后,被診斷患上了白血病。半個月后,醫(y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劉保安、劉麗娟作出了一個決定:讓劉洋的親爺爺、親奶奶、親爸爸去看看。第二天,劉麗娟把劉洋的生母也接來了。劉洋住了三個月院,花去4萬多,各項化驗都歸零了。覺得劉洋的病好了,劉保安、劉麗娟夫婦非常高興。4萬塊錢雖不是小數(shù)目,但他們也沒有太當回事。多年來他們一直經(jīng)營著一個副食批發(fā)部,生意挺紅火,手里也有個八九萬積蓄。
2004年5月,劉洋的病復發(fā)了。劉保安、劉麗娟夫婦趕緊帶著劉洋住進醫(yī)院。一年下來,劉保安、劉麗娟夫婦又花了八九萬,他們不但積蓄花光了,而且還借了許多外債。
2005年5月,劉洋的病第三次復發(fā)。“劉保安止不住在醫(yī)生辦公室里放聲大哭,他說家里實在是無能為力了,但對這個孩子實在是太喜歡了,不能放棄。”當時接待的醫(yī)生說。醫(yī)生建議找劉洋親生父母,看他們能不能盡點義務。思慮再三,劉麗娟去了劉洋的生父家。劉洋爺爺非常痛快地答應了劉麗娟的請求,拿了1萬塊錢。后來,劉洋爺爺跟孩子講了她的身世。盡管有些不太相信,但劉洋還是接受了現(xiàn)實。在隨后一個月的治療中,生父和爺爺又給了劉洋5000塊錢。
養(yǎng)父母請求被拒絕
漫長的一年就這樣熬了過去,醫(yī)生說惟一的辦法就是進行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最高的就是她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于是,6月29日,劉保安、劉麗娟來到了劉洋的生父家。劉洋的生父拒絕了劉保安、劉麗娟的請求。他們向劉某提出了另外一個請求:是否可以解決劉洋此次正在吉林接受化療和隨后到北京進行配型檢測的費用,同樣遭到了拒絕。
就這樣,一場商談最后鬧到差點要打架的地步。劉某一家的態(tài)度怎么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呢,既不愿意做骨髓配型,也不愿意再次出錢,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件小事試出情感天平
劉麗娟說,2005年10月,劉洋化療結(jié)束后,她的爺爺奶奶打電話過來,想要劉洋去住幾天。到那住了五六天,劉洋便打電話給劉麗娟說,要回家。劉洋覺得在生父家雖然他們對自己很好,但總像是他們家的客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洋的治療費越來越成問題,就連劉洋也產(chǎn)生了放棄的念頭。一次打完針后,從9點多鐘開始一直吐到10多點鐘,她對媽媽說:“這30塊錢的針要是不打,夠兩個人吃好幾天飯了。”劉麗娟聽了眼淚直流。看著劉洋這樣,劉保安、劉麗娟夫婦覺得還得向她的生父家再開一次口。哪怕是他們借一點也行。結(jié)果還是鬧得不愉快。
親爺爺說他們再也不管了
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記者找到了作為一家之主的劉洋的爺爺。他說:“有病了才找到我,如果劉洋沒有病,她在哪兒工作,掙多少錢也不會告訴我們。從法律上講,我百年以后遺產(chǎn)也沒有她的份。血緣關系這是事實,但感情方面已經(jīng)淡了。這都是家長造成的,如果這20來年經(jīng)常有往來,你尊重我們,也不至于這樣。現(xiàn)在我們是陌生人,沒有什么感情可言。”劉洋的爺爺認為,他家當初能拿出一萬多塊錢為劉洋治病已經(jīng)很夠意思了。
至于骨髓配型問題,劉洋的爺爺說,最初確實答應過,但劉妻反對和其他一些原因,全家人覺得還是不做為好。對于劉洋所有的一切,劉洋爺爺說今后他們再也不會管了。
親媽說:只當我死了
早在4個月前,劉保安、劉麗娟夫婦曾去找過劉洋的親生母親張某,當時她剛剛又生下一個女兒。她說孩子太小,不能捐,丈夫也不同意。當時劉保安、劉麗娟夫婦也就沒再勉強,但現(xiàn)在劉洋的狀況越來越糟,他們決定再去一趟。劉洋的生母張某非常惱火劉保安、劉麗娟夫婦再次到來。因為她嫁到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次再婚,現(xiàn)在過得很幸福。張某對劉麗娟說,現(xiàn)在自己沒有精力救她,“再這么逼我,我就沒有活路,回去告訴她她媽死了,以后誰也別牽連誰。”
第二天,劉麗娟找到劉洋的主治醫(yī)師姚秀宇,提出自己要為女兒做骨髓配型。 到底為什么親生父母不愿意拯救自己的女兒呢?答案相信只有他們內(nèi)心真正明白。
女孩要把眼角膜獻出去
對于親生父母為什么不愿意為自己做骨髓配型,劉洋怎么也想不通。劉洋有一件事想拜托記者,她說,這些年來,養(yǎng)父母給了她最無私的愛,不能報答是她今生最大的遺憾。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她要把自己的眼角膜獻出去,希望他們同意。就在劉洋說這番話時,她的養(yǎng)父母正在為她摘她一直想吃的小杏。
據(jù)醫(yī)生介紹,劉洋已錯失最佳移植時期。如盡快移植,生還可能性僅占50%,這需要三十多萬的費用;如不能移植,她的病情將再次復發(fā),將再無生還希望。
文章來源: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