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北京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含病人)313例,其中202例為在京的外地戶籍感染者,占六成以上。北京市衛生局昨天發布,由于平谷區今年首次有本地感染者報告,艾滋疫情首次覆蓋北京18區縣。
在313例新發艾滋病感染者中,北京市居民52例、外省市居民202例、外籍人員7例,戶籍不詳52例。至此,北京市累計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142例。北京市衛生局分析,從1998年到現在,北京進入了艾滋病快速增長期,病毒感染者人數平均以每年40.6%的速度遞增。
據此前統計,截至2005年5月31日,國家艾滋病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艾滋病感染者的報告數在全國排名第7位。
■預防對策
美沙酮門診擬夜間延時
以方便受治者不因治療擾亂正常生活
本報訊(記者 魏銘言)為保證受治者正常的生活節奏,更好地進行維持治療,新建美沙酮門診將調整開放時間,有可能提供夜間延時服務。
“北京的艾滋病傳播仍以靜脈吸毒、性傳播為主,分別占感染者總數的36.7%和34%.”北京市衛生局疾控處副處長關寶英表示,吸毒和商業性服務令人擔憂。
據衛生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北京注冊登記吸毒人數約1.2萬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毒感染率平均高達12%,而吸毒人群總數還在持續增加。
針對此,北京市今年下半年還將推進防艾“三項”工程:安全套爭取進駐北京所有三、四星級賓館、飯店的客房;在現有朝陽、宣武兩家美沙酮療毒門診基礎上,年底前再新建六所,除崇文區外,其他城七區都有維持治療診所(朝陽兩所);年底前,城八區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都將建立清潔針具交換點。
另外,針對現有美沙酮門診38.7%的維持治療脫失率,北京市衛生局決定對新建的門診調整開放時間,比如晚間延長門診工作時間等,更方便“癮君子”在不擾亂正常生活工作的同時,維持戒毒替代治療。
■治療窘境
外來艾滋病患免費藥品供給難
其免費藥品只能從北京富余藥品中撥出;衛生局官員呼吁將感染者納入居住地管理
本報訊(記者 魏銘言)目前,在北京享受“四免一關懷”免費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病人共計143位。然而,其中42位外地戶籍的病人,他們的藥品供給正在面臨政策瓶頸。
昨天,在京舉行的“艾滋病預防大眾傳播經驗交流研討會上”,北京市衛生局疾控處副處長關寶英坦言,由于目前對艾滋病感染者治療依據其戶籍所在地實施管理。在京外地戶籍的貧困艾滋病感染者,北京只能為其提供中央配給富余的免費治療藥物。
目前,在北京地壇、佑安兩家醫院接受免費治療的143位艾滋病病人中,近3成是“外地人”。這些感染者所用的免費抗病毒藥品,來自衛生部按照北京戶籍病人數統一配給后的富余藥品。
但是,關寶英認為,北京本地的艾滋病感染者發病數字,隨時可能變動;而外地現居北京的感染者日益增多。去年年末,就曾經發生過短暫的免費抗病毒治療藥物的缺口。
因此,關寶英希望通過媒體呼吁,推動政府出臺新的政策———按照艾滋病病人的現居住地,為其提供關懷式的治療和管理。特別是對于“四免一關懷”政策覆及的貧困艾滋病感染者,能夠擺脫戶口局限,在其發病急需治療時,可以到長期居住地的衛生部門,申請到(減)免費的抗病毒藥物,以及正規的抗病毒治療。
文章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