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同性戀患者
男性同性戀者,包括雙重性生活者(指既有同性戀又有異 性戀者)占全部艾滋病病人的70%~76%,在美國為75%。這 類人的性關系混亂,常常大量使用非法的性刺激藥物。與性活 動頻繁而未發生艾滋病的男性同性戀者相比,發病的男性同 性戀者具有較多的性伙伴,他們習慣于每周與5~10個不同 的性伴侶發生性行為,有些人的性伙伴甚至更多,他們不但較 多地使用非法藥物,而且常有性病和腹瀉病史,也就是說,艾 滋病與同性戀現象密切相關。
同性戀現象在西方社會已十分 普遍,僅美國就有大約800萬男性同性戀者,占美國成年男子 總數的1/10左右,在西方一些國家的軍營和監獄中,同性戀 的發生率尤其高,但終身同性戀者僅占國家總人口的4%。但 是另有研究發現,同性戀這種獨特的現象,在世界各地均有發 生)不同文化背景中同性戀者所占的比例相差無幾。中國的同 性戀現象在多年隱藏之后也逐漸有所披露。據說,在北京,公 認的同性戀活動場所就有50多處,除公園外,廁所、綠草地、 街心花園、公共浴池及某些酒吧、舞廳,也是同性戀者的活動 場所。
北京究竟有多少同性戀者尚不好回答,據一個經常出入 此場所的“內行人”說,光他“見面眼熟”的就有1000多。對我 國同性戀者的多性伴侶現象統計結果顯示:在上海調查了96 名同性戀男子,平均每個人的同性性伴侶為7人,肛交和口交 發生率分別為81%和60%。由于我國的傳統道德觀念;許多 同性戀者都已結婚或正準備結婚,雖然他們并不愿意過異性 戀生活。對北京的51名男性同性戀者作問卷調查,發現其中 的31人(占61%)有婚姻史;職業構成比例為:51人中,大專 以上學歷者14人;工人15人,行政干部14人,科技文藝工作 者5入,農民及其他職業17人;年齡最大者70歲,最小者22 歲。由同性戀行為染上艾滋病的實例在我國也有報導:1989 年4月,北京協和醫院從一位梅毒病人的血清中檢出艾滋病 毒,經調查,該男性患者有同性戀史,曾與外國人發生過同性 戀行為:這是從中國大陸同性戀者中發現的首例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且因種種原因,曾與此人有過密切性接觸的同性戀者 均未找到。
據報導,美國舊金山“娛樂區”的同性戀者血清艾滋病病 毒抗體陽性率從1978年的不到1%上升到1980年的25%, 1986年又劇增到65%。在西方其他國家的同性戀者中艾滋病 發病情況也與美國相似,丹麥、芬蘭、西德、英國、盧森堡等國 的同性戀者中,艾滋病抗體陽性率為60%~100%;在瑞典、 挪威為70%;在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為50%。在 同性戀者中,有如此高的艾滋病感染率,難怪人們稱艾滋病是 “同性戀瘟疫”。
同性戀者易患艾滋病的原因,一是可能因為同性戀者使 用亞硝酸鹽吸入作性刺激劑,而亞硝酸鹽又是一種免疫抑制 劑,使同性戀者免疫力異常,艾滋病毒易侵入和使人發病;二是因直腸粘膜比其它組織更容易受損和出血,精液中的 艾滋病毒趁機侵入受傷部位,進入同性戀者血液循環中;據有 人分析;男性同性戀者被動的一方發生卡波濟氏 肉瘤的危險性比主動的一方大,三是因同性戀者過度的性放 縱而造成大量精液流失,引起機體缺鋅,由鋅的缺失而造成機 體免疫功能下降。四是因同性戀者的性濫,常伴發其他性病。 如梅毒、淋病、軟下疳等,由于性病引起皮膚、粘膜受損出血, 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機會。五是相當一部分同性戀者,又是靜 脈吸毒成癮者,因而增加了艾滋病的另一感染機會。所以說男 性同性戀者是第一個最大的艾滋病傳染易感人群。
2.吸毒者
經靜脈注射毒品成癮者約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吸毒過程中反復使用了未經消毒或 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具無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傳播,使吸毒者成 為第二個最大的艾滋病危險人群。 濫用成癮性藥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發和流行的一個重要 原因。在歐美使用毒品的風氣盛行并逐漸蔓延到亞洲(特別是 泰國),據美國國家毒品濫用問題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調查報告 指出,在全美國2.4億人口中,約有1億人非法使用過毒品, 有3000萬到4000萬人經常使用一種或多種毒品,另有200 萬人經常使用迷幻藥,而迷幻藥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在亞洲的泰國,估計有10萬靜脈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 有不少吸毒者同時又是同性戀者或其他性淫亂者,艾滋病在這些危險因素重疊者中發病更多。美國吸毒人群中艾滋 病抗體陽性者約40萬人之多,男性為女性的兩倍,另外據報 導,與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觸史的婦女,艾滋病發病率比一般人 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發病率之高。 但在不同地區,因社會文化、風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 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樣。
美國大部分艾滋病 人來自男性同性戀者和雙性戀人,而在歐洲來自吸毒的艾滋 病患者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癮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 別高,在羅馬、馬蘭等大城市中,估計約為20%~70%。據 1986年的資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來自注射吸毒 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來自吸毒者,瑞典為32%~ 42%,而在美國則為17%。 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針頭,還可染上其他傳染病如 乙型肝炎等,并對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損害作用,從而使吸毒者 更易成為艾滋病的攻擊者。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 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美國略高,這一比例為1%~3.6%, 西班牙為0.2%。血友病病人之所以易感染上艾滋 病,因為血友病是一種因體內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輸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則病人可以在受輕微外傷后就 流血不止。據報導,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療血友病的血液 制品凍干濃縮制劑中。而這種凍干濃縮制劑是近年的產品,暴 露于傳染性病原體的危險性較大,每一批號濃縮劑來自2000 至5000個不同供血者的血漿,目前在美國約有6%~8%的 供血者帶有艾滋病毒,故有許多例子證明用美國生產的凝血 因子Ⅷ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
據統計,接受這種因子Ⅷ 治療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體陽性率高達60% ~90%。在我國大陸曾有數例因使用因子Ⅷ而染上艾滋病的 報導;在香港的一次調查中,有71.2%的感染者為血友病患 者。另外,根據對血友病的檢測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機 體中淋巴細胞成份已有輕度失調,這種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輕 度異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劑外,其他血液與血液制品(濃縮血細 胞、血小板、冷凍新鮮血漿)的輸注也與艾滋病的傳播有關。首 次報告的與輸血相關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嬰兒,該嬰兒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發病。最近,有人總結了美國 18例與輸血有關的艾滋病病例的資料,這18例患者從接受 輸血到臨床癥狀出現的時間為10~43個月(平均24.5個月) 出現卡波濟氏肉瘤的時間是在受血后16個月。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別接受了濃縮血細胞(16例)、冷凍血漿(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
在調查中至少發現8名供血者屬于 艾滋病危險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與否與供血者是否艾滋病 人或是否屬艾滋病危險人群有關。另據廣州衛生檢疫所在 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間對我國進口的10批丙種球蛋白 進行艾滋病毒檢測,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體陽性,這表 明使用進口丙種球蛋白者也可成為艾滋病毒感染對象。
5.與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
與上述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 同性戀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過,這里主要講一下與高危人群 有異性性關系者對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艾 滋病可以在異性性生活中相互傳播。有人報告過兩例非靜脈 吸毒成癮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們也沒有輸血史,但是她們 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盡管這種性關系是在 男患者診斷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輕癥或無癥狀的艾滋病同樣 有傳染性。
與同性戀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靜脈吸毒者等高 危人群發生性關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為艾滋病傳播 的易感人群。 另據我國10個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聯合調查組最近 報導,對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進行了分析統計,男性 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 15~29歲年齡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齡24.3%歲。 在2687名被調查者中,發現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為主 (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 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體雖然全部陰性,但是為艾滋病發病 危險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這批人將為主要發病對象。
6.艾滋病的其他高發人群
艾滋病從理論上說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 易感人群主要為上面所提的五類人群。從年齡上,艾滋病雖可 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但事實說明90%以上發生于50歲以 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發生在兩個年齡組,即20~40歲的 成人組和嬰幼兒組。據從美國對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 看出,發病率以中青年為主,20~49歲占89%,其中30~39 歲占47%。在扎伊爾病人中,平均患病年齡為33.6歲,其中 3/4的病人在20~39歲之間。這說明青少年在艾滋病發病者 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在以前大多為男性, 但是統計數字表明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男女性別比例已由 1985年的4:1下降到1988年的3:1,在1987年~1988年 間女性患者增加了80%,那么,青少年患艾滋病的危險因素 有哪些呢?低年齡組(20歲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輸 血而感染。據報導在15~16歲因接受輸血或血制品患者的比 例為72%,但隨著年齡增長,這個比例則下降,到17~19歲 降為20%;但是因性行為而染上艾滋病的則隨年齡的增加而 增加,從13~14歲的9%上升到15~16歲的24%和17~18 歲的69%,而20~24歲的男性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性接 觸而染上艾滋病的,其中36%的患者是因同性戀行為而感 染,有7%還有靜脈注射毒品史。
在女性中,最常見的原因是 異性戀接觸(約占44%);其次為靜脈注射毒品成癮者(占 28%),但是在所有女性青年成人的艾滋病患者中,有28%的 人其配偶為男性靜脈注射毒品成癮者。 由于性別、民族或種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發病率及 發病原因也不同。在美國13~19歲年齡組中艾滋病發病率男 性(18/百萬)為女性(4/百萬)的4.5倍,黑人患者(27/百萬) 和拉丁美洲人患者(25/百萬)分別為白種人(7/百萬)的3.8 倍和3。6倍。在白人青少年中,大部分(50%)經血制品感染。 24%經同性戀接觸感染;在黑人中,44%的艾滋病患者經同性 戀接觸感染,19%因異性關系感染;在拉丁美洲青少年患者中 有35%經靜脈注射毒品感染,29%經同性戀性接觸感染。與 白人相比,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中異性戀性接觸和靜脈注 射毒品者比例較大,這是因為他們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較多。 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親也可通 過胎盤、產道、乳汁傳播給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嬰幼兒,因而由 患有艾滋病的婦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文章來源:中國HIV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