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區游泳溺水身亡
據了解,小李庚是遼寧人,其父李曉軍是普利司通(沈陽)輪胎有限公司的技術工人,6月被公司派到惠州工作;7月29日孩子到惠州來看他,沒想到第二天就在惠州市區某花園小區的游泳池游泳時溺水身亡。
8月4日下午2時許,記者走進惠州市區某小區的李庚爸爸臨時租房處,李庚的媽媽正坐在陽臺水泥地上發呆,雙眼噙著淚水。她雙手握著李庚的遺像,看一陣,哭一陣。遺像上的李庚笑得非常燦爛,右手還伸出兩指做出個“V”形勝利的動作,這張照片是小李庚在來惠州的飛機上照的。據悉,自從小李庚尸體火化后,其媽媽的心情極度悲痛,精神出現了間歇性模糊。
浸水太久僅眼球眼角膜可利用
“我相信兒子長大后一定會成材,可他還沒有給社會做任何貢獻就離開了;他胸懷抱負,我不能讓他就這樣帶著遺憾離去,我和他媽媽決定將他身體上能利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可經大夫檢查,由于浸水時間過長,體內多處浸水,其身上可利用的器官僅剩下了眼球和眼角膜?!崩顣攒娬f,這樣做是想還孩子一個報效社會的心愿。
李曉軍說,自己平時工作忙,根本無暇照顧兒子,但小李庚卻非常聽話,而且成績十分優秀。父母還想等他讀完初中后,送往日本接受教育。“孩子內心充滿了抱負,他熱愛生活,一直想長大后成為有用人才,報效祖國和社會。”李曉軍說,孩子的理想和生活態度,通過生活細節已經表現出來,他在來惠州的飛機上,透過機窗拍了許多藍天、白云和大海的照片。
希望孩子之死能警醒他人
李曉軍說,從孩子出事到現在,該小區游泳池管理方除協助他將孩子送往醫院搶救外,再沒給他提供過任何幫助。對方提議對孩子進行尸檢,然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他們夫婦認為,孩子的雙眼球和眼角膜已經捐獻社會,不想再讓他的身體遭受破壞,就拒絕了對方尸檢的要求。昨天,該小區管理方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確有此事發生,愿意在適當條件下雙方協商賠償等問題,如果協商不成,只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據悉,有關賠償問題,目前仍在協商中。
孩子的媽媽說,就是得到了對方的賠償,也難以撫平喪子之痛。當務之急是游泳池管理方能夠自醒,加強對游泳池救生人員的培訓,游泳池要整修就全部整修,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了解,位于惠州市區某花園的該游泳池自2001年開放以來,已經是第三次發生事故。一起發生在4年前,一7歲少年被淹死;第二起發生在去年,也是一7歲少年溺水,搶救了過來。小李庚是第三位受害者。
眼角膜需求量大捐獻者少
昨日(8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眼庫獲悉,李庚捐獻的眼角膜已經找到了移植對象并安全、順利移植。負責具體運作的廣州中山醫院眼科許大夫介紹說,目前,社會對眼角膜的需求量很大,但捐獻者并不多。據她了解,惠州當地捐獻眼角膜的人更少,由市人民醫院提供捐獻證明的眼角膜這還是第一例。
小李庚的父母聽說兒子捐獻的眼角膜已被人使用后心理平靜了許多。其父說,盡管還無法擺脫失子之痛,但總算圓了兒子一個愿望,這對他們多少也是一點安慰。
文章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