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戀接觸容易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據研究,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約有15%是同性性接觸造成的。男性之間的性接觸普遍存在不使用安全套或不正確使用安全套、多個性伴等高危性行為。
2003年8月~2004年4月間,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與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世界衛生組織資助,在深圳地區開展了男男性接觸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為調查。這份由203份調查問卷得出的研究證實了上述說法。
發生同性戀不分職業學歷和年齡
據調查統計,在203例男同性戀中,年齡最小的為15歲,最大的57歲,平均年齡26歲。71.9%的人有工作,職業分布廣泛,從學生、秘書、教師、醫生到工人、司機、農民、商人都有;90%以上具有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首次性行為年齡最小的為12歲,最大的30歲,平均年齡18歲。其中52%的人的第一個性伴是男性。
明知有危險,還要踩地雷
調查發現,男同性戀者關于艾滋病性病的知曉率較高,但安全套的知曉率和使用率低下。一方面,他們普遍認識到艾滋病對自身健康的威脅,但在發生性接觸時,往往不能堅持使用安全套,僅有41.4%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為什么艾滋病知曉率和行為之間存在分離呢?這是研究人員正著力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
“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有些志愿者第一次免費HIV檢測結果為陰性,可過了幾個月再來查,卻變成了陽性,這說明在這期間他們極有可能發生了高危性行為。明知有危險,卻還要踩雷,為什么?”蔡于茂醫生分析,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同性戀行為受到大眾的歧視,活動空間很小,擔心被人發現暴露,男男同性之間發生性行為的場所、時間都受到較大限制,心情也比較緊張,這可能是導致安全套使用率低下的主因。
普遍多性伴
男同性戀者普遍有多個性伴,且安全套使用率低。近半數的男同性戀者尚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們一旦感染HIV,必將引起HIV在此類人群中的迅速傳播。在203例被調查者中,單純的同性戀僅占43.8%,而雙性戀占47.3%。他們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性取向,尤其是對自己的妻子更是守口如瓶。主要的原因是,男同性戀者一旦“出柜”(圈內語,即暴露性取向),容易招致歧視。
文章來源:(東北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