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年后,當他在佛山身患重病時,他毅然決定在身后將自己的全身器官無償捐贈給醫療機構做研究,完成自己的夢想,他尤其愿意把自己的器官捐給曾經讓他倍感溫暖的佛山人。
文、圖/記者 肖歡歡
記者昨天從欲捐贈全身器官的東北漢子解東軍處了解到,他已經在器官捐贈協議書上簽字,其家屬也同意了他的做法;下月,解東軍將前往廣州跟研究機構簽署正式的器官捐贈協議書。
危難中受助他銘記終生
近日,記者在佛山市禪城區永安醫院看到了因為身患細菌性肺炎和胃潰瘍等多種疾病而飽受折磨的解東軍。由于長期飽受病魔的折磨,解東軍的身體有些瘦削。言談之間,解東軍不停地在病床上調整著臥姿,有時候還要用雙手捂著肋骨處才能好受一點。
解東軍說,他是遼寧本溪人,今年43歲。回憶起六年前的一幕,解東軍仍然記憶猶新,他說,正是六年前一名好心的佛山人對他的關心,讓他對佛山充滿感激。
1998年6月,解東軍因病喪失勞動能力,而他的母親又患上了腦血栓,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他孤身一人開始了他艱難的謀生之旅。他先后輾轉了濟南、南京、無錫等城市。當他流落到佛山時,已經是2000年3月。當時,他病倒在南海桂城一處馬路旁邊,每天只能靠沿街乞討來度日。后來,一名姓孟的南海摩托車司機用摩托車將他帶回家中療養,還將他送往佛山一家醫院治療。
這名好心人除了為他墊付醫療費外,還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這樣,他在這名好心人家中住了半年之久。此后,解東軍一直對這名“恩人”心存感激。
感恩男子欲“捐軀”
據悉,解東軍的家族中有一種遺傳疾病,每一代人中都有兩名男性在18歲以后出現脊柱萎縮,身體癱瘓,從而喪失勞動能力。解東軍本人在18歲那年就出現佝僂病,23歲就已經癱瘓,無法正常行走。而他的三叔去世時年僅42歲,他的二哥去世時也僅39歲。
“六年前,要不是有好心人救我,我估計早就病死在街頭了,是佛山的好心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解東軍喃喃說道。
據了解,解東軍所患的是細菌性肺炎,并伴隨胃潰瘍。由于解東軍的脊柱結構不正常,出現嚴重偏曲,很多醫學檢查項目根本無法進行,所以,醫生們還沒辦法找到一個治愈他的辦法。
解東軍說,為了回報社會,他決定在自己死后將自己的全身器官無償捐贈給醫療機構進行解剖研究。
下月赴廣州簽捐贈協議
據介紹,為了捐贈遺體,解東軍先后聯系了多家醫院,但均因為器官捐贈沒有相關立法而被婉拒。直到最近,廣州中山醫科大學人體解剖教研室接受了他的申請。
昨天,解東軍已經在《公民志愿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上簽字。下月,他還將赴廣州簽署正式的器官捐贈協議書。
昨天下午,記者致電遠在遼寧的解東軍的哥嫂。解東軍的哥嫂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尊重弟弟的決定。
記者昨天從佛山市衛生局醫政科了解到,目前我國尚未有遺體或器官捐贈方面的法律法規,公民在捐贈器官方面也沒有相關程序可以遵循。
市民若希望在去世后捐贈遺體,可以跟廣東省有資質的醫科大學聯系;而市民若想在身后捐贈器官,目前暫時還沒有有效途徑,已知深圳市紅十字會可以接受角膜捐贈。
對話
“捐贈全身器官我別無遺憾”
解東軍為何選擇身后捐贈遺體來回報社會?記者昨天與他進行了一番對話。
記者:你從什么時候有了捐贈全身器官的想法?
解東軍:其實,從我23歲癱瘓那年就有了這種想法。后來在我流浪佛山的時候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讓我更加義無反顧決定捐贈全身器官。
記者:作出捐贈全身器官的決定,有沒有什么顧慮?
解東軍:我來自東北的農村,其實那邊的觀念也還挺封建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也不敢隨便捐。但我母親已經在2002年走了,我的顧慮也打消了。
記者:你還有什么愿望嗎?
解東軍: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身后捐贈遺體用于科學研究
文章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