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湖南學子艾滋村當義工
2006-08-25
湖南學子“艾滋村”當義工

  河南艾滋村現今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記者 譚斯亮

  【核心提示】

  ■2006年7月11日至8月11日,我省首批義務幫助艾滋孤兒的大學生———長沙民政學院社會工作系學生朱俊霏等6人遠赴河南開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義工活動。

  ■與艾滋病人同住一間房、同吃一碗菜,教村民們讀書、玩游戲,大學生義工們向社會呼吁:艾滋病人不是洪水猛獸;除了對這一疾病加強防治工作,艾滋孤兒、艾滋親屬亟須人文關懷的現狀更應引起各界重視。

  ■作為此次活動的合作方,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以下簡稱東珍)對這批湖南的“專業”義工給予了高度評價。

  從長沙到鄭州,坐火車十幾個小時;

  從鄭州到開封,坐汽車約3個小時;

  從開封到尉氏縣的幾個艾滋村,還有1-2小時的汽車車程。

  7月11日至8月11日,我省首批義務幫助艾滋孤兒的大學生———長沙民政學院社會工作系學生朱俊霏等6人遠赴河南開封,開始為期一個月的義工活動。

  與艾滋病人同桌吃飯

  “到村里時,我們感覺骨頭都快散架了。”這樣的旅程,顯然比幾名大學生想象中還要來得漫長而艱辛。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艾滋村的生活條件極其貧困,文化娛樂設施十分缺乏,除了村衛生所,“東珍活動中心”算是當地最像樣的公共設施建筑,可大多數村民卻對這一免費開放的活動場所“敬而遠之”。在不少村民看來,這是“得了那個病的人”才去的地方。歧視和偏見,即使在艾滋村內部也隨處可見。

  最初幾天,村民們為了看看這些特意從外地趕過來的大學生,不時到活動中心走動。可新鮮勁一過,中心的圖書室、電視休閑室、游戲室又變得門可羅雀。

  盡管如此,來自長沙的這批大學生“義工”還是很有信心。通過組織和策劃一系列活動,向當地民眾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消除對艾滋病人的不公正看法,實現對因艾滋病致孤兒童和艾滋病人親屬的人文關懷———與東珍合作開展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跟他們所學的“社工”專業不謀而合。

  不久,一幅幅精心繪制的宣傳海報張貼在了活動中心門口。大學生們甚至還跟村里的艾滋病人同在一個桌子吃飯、同在一個碗里夾菜。“現身說法”消除了不少人的疑慮,來中心咨詢艾滋病防治知識的村民漸漸多了起來。

  第二周,學生們在活動中心舉辦了一次防艾知識問答活動,號召全村人都來參加。他們還自掏腰包買來零食、日用品等作為獎品,鼓勵大家踴躍答題,并借機大力宣傳“同在一片藍天下,不應對艾滋病人有歧視”的科學理念。這次活動迅速點燃了群眾的積極性,中心漸漸成了許多村民們閑時最喜愛的去處。原本從周一至周五開放的東珍活動中心,最后不得不改為每周7天全部對外開放,男學生馮發勇干脆在中心“留守”當起了管理員。

  精神上救助艾滋孤兒

  由長沙民政學院校方從近百名報名者中選拔出來的吳靜、馮發勇等6人來到開封之后,深有感觸地說:“艾滋孤兒太需要幫助了,這種幫助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主要是精神上的。”

  民政學院社工系社區教研室主任王澤淮老師告訴記者,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的兒童,是“艾滋孤兒”的一般定義;而更準確的看法,應該包括所有受艾滋病打擊的兒童。雙親還有一個或者兩個都健在,但是因為有很嚴重的艾滋病臨床癥狀,無法工作、沒有收入,廣受歧視,這樣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和“孤兒”無異,也應該獲得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廣泛幫助。另外,一出世就從母親那里感染了HIV病毒的“艾滋孤兒”實際上只占這一群體的一部分,但很多身體健康的“艾滋孤兒”也受到了外界的歧視和偏見。

  此次赴河南擔任義工的大學生們調查了解到,在一些艾滋村,這樣的艾滋孤兒家庭達到了全村人口的兩三成,幾乎每個艾滋村都有數十個孩子無法正常上學。“艾滋孤兒在村里基本上沒人管,難免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學生們很快發現,這些孩子言行粗魯、不懂禮貌、衛生習慣也很差,村里其他孩子都不喜歡跟他們玩。為此,學生們利用活動中心的場地,把過來玩的艾滋孤兒們聚集在一起,耐心指導其寫作業、學英語,并教導他們愛學習、學會遵守諾言。在舉辦活動過程中,有意識地安排他們和其他孩子一塊參與游戲,增進感情。

  社工學生的志愿精神

  也許是受社工專業背景的影響,王澤淮帶領的這一大學生義工團隊看到了比一般大學生防艾志愿者更深遠的社會問題和現象。

  大學生義工們認為,外界對艾滋病人、艾滋孤兒的各種救助,還應該進一步延伸至艾滋病人親屬、艾滋病人家庭、艾滋病村,救助的手段也渴望從簡單的現金發放、醫療救助擴大到教育培養等更多領域。

  為此,這些大學生義工們把在課堂里學過的專業知識帶到了東珍活動中心:利用小組式活動寓教于樂,開發潛能。他們教當地人下五子棋,舉行五子棋比賽;邀請大小孩子一起來閱覽室看書,再開一次“讀書分享會”;還利用周末時間把村民們都聚攏來,熱熱鬧鬧辦起了“故事會”。在這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以往籠罩在村民心中的“艾滋病”陰影有所消退,打破了感染者、患者與正常人之間看似牢不可破的隔閡。

  “社會工作跟救助、救治工作不一樣。我們在這方面的經驗比較豐富。”王澤淮老師介紹,長沙民政學院在涉獵艾滋病親屬人文關懷及救助活動方面走在了全國大中專院校的前列。

  此次河南艾滋村義工活動的合作方東珍機構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每年寒暑假都有許多大學生聯系到東珍當志愿者,但與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合作還是第一次。

  “他們的組織策劃能力十分出色,我們也從中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一些不足。”活動結束之際,東珍在河南新成立的學校項目拓展部正式投入運作,準備開展針對艾滋孤兒的教育資源調查工作。“義工的原動力是志愿精神,我們從社工專業學生身上看到了這種崇高的精神,希望今后還能繼續合作。”

  【義工體會】

  朱俊霏:艾滋村沒有想象中可怕

  看到小朱和他的伙伴們,村民們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屋喝水,切好西瓜端出來迎客。但是,艾滋村的貧困還是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艾滋村跟其他村子沒什么明顯不同。”因為窮,1995年以前很多村民靠賣血掙錢,造成血液交叉感染,導致近年來的艾滋病高發。艾滋病的巨額治療費用,又使得這些村民家里雪上加霜。小朱說,他看到的幾個艾滋病人家里連一件像樣的擺設都沒有。“我們借住在當地村民家,感覺像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生活上的不適應,反而減少了他事前對艾滋病的恐懼。

  在艾滋村當了一個月義工,最讓小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他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我很高興自己堅持完成了所有工作,這是我永生難忘的一次經歷、一筆財富。”

  吳靜:在那里吃飯也需要“勇氣”

  “第一次和艾滋病人同桌吃飯時,我猶豫了半天才敢伸筷子。”到達開封的第一個周末,吳靜在電話里對記者這樣說到。“后來就不管那么多了,每天工作很辛苦,吃飯的時候胃口特別好,根本不記得自己是跟艾滋病人在同一個碗里夾菜。”

  個頭嬌小的吳靜,是此次民政學院學生義工團的4名“娘子軍”之一。她的家鄉是云南個舊,是我國艾滋病高發地區,因此她比其他同學接觸和了解艾滋病的時間更早。

  學校招募艾滋孤兒義工時,班上只有吳靜一個人報名。“我心里其實也沒底。但是我很想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體驗一下艾滋病人生命的脆弱,人與艾滋病的抗爭又是多么的勇敢。然后回來鼓勵我家鄉的艾滋病患者,告訴他們,天下有很多人像他們一樣,都在努力奮斗;告訴健康的人們,艾滋病要怎樣防治。”

文章來源:紅網-三湘都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