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河南上蔡縣原縣委書記楊松泉在擔任了5年的“一把手”后被警方批捕,和他一起涉案的還有原衛生局長翟留國和原建設局長邱水。
某種意義上,上蔡集中體現了一個典型支出型財政的危險性。艾滋病帶給上蔡縣巨大貧困的另一面,是每年經由這個貧困縣城的巨大資金流。2005年,該縣地方財政收入8369萬元,甚至不到兩年來全縣所獲各方援助經費的三分之一。
楊松泉是生存在這個落差里的地方官。盡管在最后他被指控的貪污金額中并沒有直接出自于這筆艾滋病防治救助資金,但他從這筆錢帶給上蔡縣的基建工程、藥品招標和眾多項目中獲了利。2000年“防艾”開始成為上蔡的頭等大事,對于這時剛剛上任的楊而言,它遠不止是字面上的內容。
特約記者◎羅捷 記者◎朱文軼
縣醫院的控制權
楊松泉2000年在河南省上蔡縣剛一上任,他政策的要點幾乎就盡人皆知。他迅速更換了衛生系統的主干人馬,找機會爭取到了上蔡縣最大的公立醫院人民醫院的領導權——用自己的人取代了前任叫雷建華的應聘院長。
知情人說,2000年上蔡縣文樓村曝光艾滋病疫情后,上級財政撥款1000萬元給縣人民醫院新建住院樓。同年11月,病房樓工程通過招投標,確定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為該工程施工單位,當時的合同價不含安裝材料費為853萬元。由于上級撥款后資金仍存在缺口,時任院長的雷建華牽頭向職工集資200萬元。
一年后,住院樓主體工程完成,楊松泉想要用親戚介入工程裝修,他很快找到了取得控制權的機會。知情人說,同樣因為艾滋疫情爆發后地方防疫格局的變化,縣人民醫院投資幾百萬元建的下屬紅十字醫院想獨立出去,由私人承包,雷建華堅決不同意,并動用行政權力封了醫院。紅十字醫院院長找到了楊松泉,請求幫忙解決,楊松泉很快就以“處置失當”為由免去了雷建華的職務。
這場較量的結果是,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被迫退出。根據醫院2004年一份內部通報,病房大樓總投入共計2400萬元,為初期預算的三倍,來自縣檢察院的一份報告稱,該院對其中所報的1900萬余元造價進行司法鑒定,實際僅為1482萬元。
“這還只是場表面的爭奪。”知情人稱,上蔡縣“防艾”醫療機構分三級,自下而上分別為村衛生所、鄉衛生院、縣中醫院防艾門診和縣人民醫院內二科。衛生系統防艾的具體執行,首先要通過縣人民醫院為最重要的一級。除了在住院樓工程中獲益豐厚,更重要的是,控制了縣醫院,楊松泉就得到了整個系統的控制權。
雷建華被免職后,上蔡縣人民醫院院長一職閑置了8個月,直到住院樓工程基本完工,由楊松泉一手提拔的時任衛生局局長翟留國接任院長。翟留國身兼縣衛生局局長、黨委書記、縣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于一身。
上蔡縣人民醫院一位科主任告訴記者,在翟留國任期內,醫院招進了100多人,每人都要繳納3萬至4萬元的上崗費。縣中醫院也是一樣以“防艾治艾”為由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員擴充,只有20多張病床的中醫院人員膨脹到100多人。
據了解,楊松泉到上蔡的幾年來多次進行大規模干部人事調整,每次調整提拔干部都超過百名,前后一共調整了大約700名干部。
“艾滋財政”的使用者
城建部門是這個系統上另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楊松泉也用了自己的人——邱水。
在艾滋病疫情曝光后,上蔡縣共有22個艾滋病救治救助重點村——方方面面的防艾資金接踵而至。據了解,河南省政府為上蔡縣的艾滋病患者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免費為全縣境內的艾滋病患者提供108種抗病毒藥物;實施“六個一”工程,為艾滋病村修建一個醫院、一所學校,鋪一條入村道路,以及打井、蓋村室、修孤兒院等,也由省財政支付。2004年到2005年,這些外援資金匯集在一起超過3億元,它的使用者是縣委縣政府,而實際上支配權掌握在楊松泉一個人手中。
知情人說,在上蔡任縣委書記5年,與楊松泉共事的有三任縣長:崔允成、王富興、李海洲,前兩位縣長任期未滿都離開上蔡。一份舉報材料稱:在一次楊松泉主持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上,王富興講了一些和他不同的意見,激怒了楊松泉,面對幾個縣委常委罵王說:“你這縣長才當幾天,就想當家,等你當了書記再當家吧!”“第三任縣長李海洲也被稱為‘不當一分錢的家’的縣長。各鄉、鎮長和縣直局、委負責人向他匯報或請示工作,他會問對方‘松泉書記是否知道’,若回應不知道的話,他一定會勸告對方去找楊松泉,否則,免談。”
楊松泉在上蔡的權力使用沒有受到任何阻礙。知情人說,防艾項目工程中的一部分,楊松泉均通過邱水從中運作,由其熟人層層轉包,從中追加預算。大部分工程則是楊松泉自己出面。后來的多個工程中,幾乎全為楊松泉老家西平籍人士壟斷,楊甚至讓一些包工頭與其兒子在上蔡組建公司,承攬項目。
屬于艾滋病防治幫扶重點村的后陽村原黨支部書記陳國興說:“當時村里建衛生所(即‘六個一’工程中的醫院)的位置都得由楊松泉自己定,更別提由誰來承包了。衛生室原來造價是14.2萬元,楊松泉又追加了3萬元,工程完工后讓我簽字接收,我沒有簽字。后來果然發現工程質量很差,安裝的門一碰就壞。”
“防艾”資金的監管
2001年,衛生部決定以當時較為公開的文樓村為突破口,繼而全面解決河南艾滋病疫情問題。北京佑安醫院的張可曾隨衛生部專家組第二批到達文樓村。在當天的座談會上,楊松泉反復闡述了文樓被公開后的痛苦:被公開后有多少在外打工的人被退回,缺乏多少資金等等。
“他們把艾滋病防治當成是中央政府的事,與他們無關。自此,衛生部和河南在河南艾滋病問題上產生巨大矛盾。”張可在《河南艾滋病五年調查報告》中寫道。據衛生部官員透露,2003年以后,國家對艾滋病疫區實行了“四免一關懷”,艾滋病患者看病不再自己花錢,而由國家專項資金負擔,另外,中央財政補助防艾工作提供部分經費支持,同時也要求地方政府提供不低于1∶1的配套經費,由省、地(市)、縣共同承擔。但現實情況往往是縣市配套資金拿不出來,還在財政支出的其他方面搭防艾資金的順風車,“國家的撥款是固定的,地方虛報藥品價格吃差價,國家同樣多的錢能提供的免費藥就少得可憐了。同時,對官員而言有利可圖的高價藥反而大行其道”。
艾滋病防治經費流程過長是以監控為初衷產生的一個副作用。在河南,2005年的經費到達基層單位時,時間已經是2006年5月——一旦資金的使用權高度集中時,這個看起來嚴密的系統就反而漏洞百出。張可說,從2002年起,無國界醫生組織就對河南進行過6次評估,結果無一項目順利實施。他認為,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并不歡迎外界介入項目的直接運作。
2005年6月,在楊松泉被免職的同時,他的助手翟留國也被免去人民醫院黨委書記一職。當時的內部通報稱,自2001年始,全縣僅有的兩家艾滋病定點救治機構——縣人民醫院與縣中醫院,其進藥均來自安徽亳州一家私人醫藥代理商,僅縣人民醫院的藥品采購,即已占這家醫藥代理公司全部利潤的18%。
“上蔡縣的防艾藥物由駐馬店市組織的集中招投標,每年兩次,由駐馬店市衛生系統的11個相關領導參與,翟留國代表上蔡縣衛生局參加采購,他只是其中之一。”上蔡縣防治艾滋病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說,“但是上蔡縣選用哪種藥物的最終選擇權完全在翟留國和他背后的楊松泉手上。”
據衛生部去年12月發布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現有艾滋病防治“資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夠合理,缺乏成本效益分析,缺乏明確可行的資金籌措計劃”,關于項目經費管理辦法是這樣說的,“經費應設立專賬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協商財政部門制定具體管理和使用辦法”。
據了解,目前上蔡所在駐馬店市的“防艾”物資采購權已由縣級上收至市級。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