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白血患兒家長自發聯合募捐遭遇法律空白
2006-08-28
  長春盛夏,天氣悶熱。在市內各大公園和繁華商業地段,總能看到7個男人的身影。他們身后,7個孩子的照片格外顯眼:一個個大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卻遮不住對對雙眸中深深的憂郁,和對生命的眷戀。7個憔悴男子,都是吉林大學兒童血液病治療中心白血病患兒的家長。該中心20余名患兒家長,在這個夏天,曾組成一個引人矚目的募捐聯合體,在經歷不斷的分化與流失之后,如今只剩下當初牽頭的7位家長還在堅持。

  家長自發組織聯合募捐


  吉大兒童血液病治療中心現有20多個患兒,大部分都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他們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才11個月。據中心主治醫師李春懷介紹,該類型白血病,發病率最高,但相對易治愈,一般采用化療,治療周期約二至三年,費用在10萬元左右。10萬元,對于當地一般農村家庭和城市工薪家庭來說,顯然是個難以承受的數字。“為何不聯合起來,向社會募捐呢?”有人提議。這個想法,當即得到了汪喜江、楊東、李文軍、楊旭剛、竇兆堅等7名家長的認可。他們把草擬的《意見》拿到各病房,尋求加盟者。可很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只有兩名家長愿意加入。5月24日,下著小雨,有些陰冷。9位家長走上街頭,開始了第一天的聯合募捐。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區,他們冒著雨,一遍遍向路人解釋……這天,他們共募到1000多元善款。募捐聯合體成員,很快從9人發展到17人,又發展到22人。為防止糾紛,家長們簽訂了合約,為“聯合體”立下規矩:聯合募捐的原則是集體受益,集體活動募捐得來的資金都必須歸集體所有;資金的使用由集體商定,遵循“誰急需誰先用”的原則;資金由集體統一管理,一人用身份證在銀行開戶,一人負責密碼,一人負責保管銀行卡;每次募集到的資金都必須第一時間存入銀行;每家派一位代表,參加集體募捐活動……“那時累啊,每天要跑好幾個地方,舍不得坐車,全靠走,一天下來,雙腳都沒了知覺。可大家都有勁兒,感覺有了希望。”李文軍說。在長春般若寺門前,家長們一天就收到3000多元,一位廣告公司的女老板,不僅捐了錢,還免費給家長們做了許多宣傳材料。一個月的時間,聯合體共募集到善款20余萬元,每個孩子都得到了1萬元左右的治療費。家長們群情振奮。從報紙上獲知,7歲小女孩小清(化名)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父母打算賣器官救治女兒未果,在絕望中雙雙跳湖自盡,幸被救起,聯合體成員一致通過決議:從募集到的善款中拿出500元資助小清。自己尚未擺脫困境,還向陌生人施以援手,白血病患兒家長們的義舉,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也在社會上引來一片贊嘆之聲。


  聯合募捐陷入困境


  然而好景不長,聯合體內部很快產生了分歧。“根據合約,善款使用原則是‘誰急需誰先用’。可有人有了私心,認為自己孩子得的錢少,別人家孩子得的多。”“還有人懷疑我們三個管銀行卡的把錢私吞了,悄悄在背后罵我們。本想辦好事,沒想到費力不討好。”“聯合之初,大家并沒有確定更具體的細則。管理上,也沒嚴格按照商定的規矩來。有的人走不開,就沒讓他跟著集體出去活動,22名家長全部到齊參加的活動只有兩次。而且,在善款的使用上,也沒能做到完全平均。”竇兆堅說,沒想到,這些“小事”讓大家分了心。6月初,汪喜江和同伴們在百貨大樓門前聯合行動,一位自稱姓王的美容店老板,現場聽到他們的故事,表示要捐款。后來,這位王先生來到醫院,因沒有看到汪喜江等人,便把錢交付給了另一位家長,而這位家長并非聯合體成員。由于王先生當時未說明捐贈對象,事后又無法找到他,這筆錢只好留給那位家長。對此,有的成員心里很不滿:“明明是我們出去募到的錢,憑什么給他?”矛盾表面化是在7月初。兩位好心的女士到醫院捐款,看到其中有個孩子長得像自己親屬,她們要把錢直接捐給他。而后,這位家長向聯合體提出,他得到的這筆錢,不能歸集體所有,并要求退出組織。其他家長雖未明確表態,卻陸續不再參加集體活動,而是自己單獨出去募捐。“風光”了一個多月的聯合體,就這樣散伙了。老汪帶人把戶頭里的余款取出來,分給大家。只剩下當初牽頭的7位家長堅持“捆綁作戰”。每天清晨4時30分,7位家長從醫院出發,奔早市,募捐到8時,然后去商業街或公園,下午再去人流如織的廣場,直至晚上10時返回醫院。一天站下來,最多能募集到200余元,少的時候,連車費都不保。“早上去公園,一共收到7元,可我們坐車花了16元。中午飯還沒吃,水都沒舍得買一瓶。”對得到的每一分善款和花費的每一分錢,老汪都記得仔仔細細。“隨著隊伍規模的縮小,社會關注度明顯下降,募捐越來越困難,但我們還要堅持下去。堅持,才有希望。”楊旭剛說。


  募捐聯合體遭遇法律空白


  募捐聯合體遇到的問題,不止來自內部。一次,家長們在某大型廣場募捐,被廣場管理方疑為是一群利用人們同情心生財的“騙子”。廣場管理人員要求家長出示民政部門或慈善機構的證明,可家長們只有醫院診斷書、相關媒體報道以及身份證,結果,雙方發生了爭執,募捐箱被扣押。遭遇尷尬已不是第一次。此前,家長們也受到過一些人的懷疑,但經過耐心解釋,加之媒體的報道,人們都相信了他們。事實上,家長們曾向有關部門咨詢過,希望得到權威機構出具的證明,但這件事并非想像中那么簡單。吉林省慈善會副秘書長楊學偉介紹,目前我國對于社會募捐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社會募捐的主體、募捐資格的認定、募捐的程序及監管方法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慈善機構無法為這些家長開具相關證明,也“沒有這個權力”。根據199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只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可以依據職能和章程,負責相關的捐贈工作,而作為個人只能配合,不能直接接受捐款。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家長們的行為屬個人行為,在法律上沒有依據能證明其合法性。“我們這也是無奈之舉,我們沒有查閱過有關規定,也不知道如何界定自己。”竇兆堅說,“即使我們的做法有些不妥,也希望能獲得諒解和同情,我們只是想喚起人們對我們的關注。”“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立一個基金會,不光是我們的孩子能得到救治,其他白血病患兒也能受益。這也算對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的一種回報吧。”7位家長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這個想法。然而,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成立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必須不低于400萬元人民幣。面對這巨額數字,大家都沉默不語。“走一步算一步吧……”最后,有人喃喃地說。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