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踏上防艾路終生無悔
2006-09-17
來源:黑龍江生活報

  終生無悔

  在哈爾濱市疾控中心防艾專家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一位長期在民間做著防艾工作的志愿者———施煜民,但深入交流后讓人更為敬佩的是他的一個摯友———同性戀人士霍老板(化名)。多年來這兩個人在同性戀人群中艱苦地做著防艾工作。1日下午,記者來到他們的酒吧,聽他們講述了這些年來走過的坎坷道路。

  一個同性戀者染上艾滋病后死在他的身邊

  1999年,“飄”吧的成立使哈爾濱有了第一個同性戀者聚會的酒吧,當時在酒吧里有一個從外地來的年輕人,叫小豆子,19歲,是一名同性戀者。小豆子來到酒吧后,身體就一直不好,經常發(fā)低燒,消瘦得特別快,沒多久就離開了人世。施煜民說,現(xiàn)在想起來,當時小豆子可能就是得了艾滋病,因為那些癥狀都太像了。

  艾滋病患者姜森去世時施煜民一直在他的身邊。施煜民說,是姜森臨終前的那番話深深地打動了他,并使他下定決心踏上幫助同性戀人群防治艾滋病的道路。

  姜森是一個很帥氣的小伙子,和施煜民是在一次聚會中認識的。“那時小伙子剛剛在哈市開了一個美發(fā)店,小伙子人很好,性格很開朗,挺招人喜歡的那種。”施煜民說。2002年,姜森離開哈爾濱到廣州打拼,在與一個外國男友接觸后不久,姜森便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出現(xiàn)了異樣,總是持續(xù)低燒。一天他在工作時暈倒了,到醫(yī)院后被查出患了艾滋病。之后他懷著極其復雜的心情回到了哈爾濱。

  “姜森回來后給我打了個電話,說自己得了艾滋病,反正也治不了,還不如自殺算了。我當時勸住了他。”施煜民就這樣收留了姜森,給他找了住的地方,還特意召集朋友陪姜森一起吃飯。在飯桌上所有到場的人面對著一大桌的菜誰也不敢動筷,施煜民說:“來,姜森,我給你倒酒,我用我的筷子給你夾菜。”看到他這樣,在座的人才動了筷子開始吃飯。

  后來姜森的病情急劇惡化,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在次年的元宵節(jié)那天靜靜地離去了。當時他的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只有施煜民和幾個艾滋病防治專家。

  “姜森臨死前說,他的一生中有兩件大事:一個是想給母親買棟房子讓她過上好日子,他說他做到了,住院前,他用自己開發(fā)廊攢下的所有積蓄給母親在市里買了個一屋一廚的小房子;另一個就是不該和那個外國人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發(fā)生關系,當時他說從未因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而后悔過,但沒想到這其中隱藏的危害提前結束了他的生命,這個代價太巨大了。”施煜民說,姜森的一番話至今依然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令他終生難忘。

  因為發(fā)安全套被抓進派出所

  施煜民告訴記者,他從1997年開始接觸同性戀人群并逐漸向他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在一次調查中,他發(fā)現(xiàn)被調查的150名男性同性戀者中竟然有5人是艾滋病攜帶者。“現(xiàn)在這個比例已經接近10%,甚至更高。”施煜民說。面對這種嚴峻的現(xiàn)狀,施煜民和很多防艾工作者心急如焚。他們經常在一些同性戀聚集的酒吧內發(fā)一些防艾宣傳資料和安全套。提起安全套的發(fā)放,施煜民把它稱為防艾宣傳中一種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但開始人們都不接受,都是偷偷摸摸進行的。”

  一次,施煜民和一位中國防艾協(xié)會的同志一同在一家酒吧向人們派發(fā)安全套、普及防艾知識時竟被派出所的人抓走。“當時的社會觀念還很陳舊,公安機關在掃黃時往往就用是否攜帶安全套來區(qū)分,不論男女只要攜帶安全套了就可能被當成賣淫嫖娼對象抓走。”施煜民說,在向同性戀人群宣傳防艾的過程中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因為沒有共同的“愛好”,他始終無法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直到他認識了一位同性戀的朋友霍老板。“我們之間只是正常的朋友,但交情很深,現(xiàn)在他也是中國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的會員,在這個特殊群體的防艾宣傳中,霍老板的作用要比我大得多。”

  同性戀在社會中被迫隱形

  霍老板今年已經45歲了,和施煜民同齡。他說自己十年前離婚了,現(xiàn)在有個兒子。離婚后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十分空虛和寂寞,一次他到一個酒吧喝酒時,偶然結識了一個同性戀朋友,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取向竟然和他一樣。他對自己這段新的人生的回顧,便從那時開始。下面是他對這段經歷的自述。

  走進這個圈子以后,我看到了他們在滿足自己的同時,心里有更多無法表露的壓力和痛苦。同性戀者對于這個社會來說無疑是異類,人們知道之后大多會用鄙視的眼光看待他們,然后像躲瘟疫一樣遠遠躲開。

  在我接觸的這些同性戀者中,多數(shù)都是因為逃婚離開家鄉(xiāng)到異地漂泊的。前幾年,我在哈爾濱租了個半地下室開了一間酒吧,來這里的人大多是同性戀者,這里就像他們的一個家。

  在我們這個圈子里,離婚或逃婚太平常了,因為現(xiàn)實的婚姻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我有這樣一個朋友,他是某機關單位的中層領導,結婚后和妻子也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但由于他是同性戀,最終還是因為無法忍受和妻子一起生活的痛苦,提出了離婚。在他離婚后,妻子聽說了他是同性戀,當時就精神失常了。

  在同性戀者心里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首先是來自自己的精神壓力,其次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然后是來自社會的壓力。有很多同性戀者從發(fā)現(xiàn)自己性取向與別人不同的時候便開始討厭自己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我遇到過不止一位這樣的朋友,在發(fā)現(xiàn)自己是同性戀時選擇過自殺。

  踏上防艾路終生無悔

  認識老施之后,我了解到同性戀者之間如果沒有安全措施將會產生多么可怕的后果。在施煜民的介紹下,我參加了防治艾滋病和性病的專業(yè)培訓。

  因為我沒學過醫(yī),有太多東西不明白,好多專業(yè)用語沒聽說過。在培訓中,我見人就問。參加培訓的大多是醫(yī)生,還有不少人是主任醫(yī)師。這是一個求學請教的好機會。反正也沒有人認識我,“厚著臉皮”就可以問。當醫(yī)生們得知我是志愿者,自己承擔路費、食宿費、培訓費來學習時,都表示了敬意,并愿意對我進行詳細的答復,這使我知識大增。更沒想到的是,這次培訓結束時,我拿到了國家級證書。這是來培訓前完全沒想到的。這個證書,使我以后工作起來更加方便,多了一個“護身符”,可以光明正大地工作了。

  在這次培訓中,有兩件事情讓我十分感動。

  首先,我是一名沒有任何社會職務的志愿者,我毫不隱瞞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但會議的負責人、省疾病控制中心吳玉華所長,不僅沒有歧視我,而且十分熱情,很多地方給予了我特殊關懷和照顧。吳玉華對我說:“你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同性戀者。當我得知有位同性戀者來參加培訓時,我非常緊張。沒見到你之前,想到你要來,我心里直打憷、身上冒虛汗。結果見到你,就知道你們是很正常的人,沒有一點異常。和你接觸了一個星期,覺得你健康可愛。你自己掏錢來學習,然后又義務工作,社會上很難找到像你這樣有愛心的人,這是很讓我們敬佩的。以后也請你們配合工作。”吳玉華所長的話感動了我,我深深感覺到,吳玉華的話是對我的最高褒獎。

  其次,在第一節(jié)培訓課上,中國防艾協(xié)會負責人、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前司長戴志澄會長,用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闡明同性戀不是疾病。他強調消除歧視對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國有一個人數(shù)巨大的同性戀人群,絕大部分處于“地下”狀態(tài),應當給予他們關懷和理解,絕不能歧視;要正確引導,只有正視他們、平等對待,才有利于對性病、艾滋病的控制。

  經過幾年的工作,我們志愿者已經初步了解了哈爾濱男同性戀人群的大概數(shù)目,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經常在哈市的7個酒吧和一些浴池內聚會。我們經常到這些地方發(fā)安全套,和他們聊些防艾的知識。

  當前,同性戀者中性病、艾滋病流行的形勢很嚴峻。但是,做工作的人太少了。浴池里的人大多從來未聽說過艾滋病正在同性戀者中流行。經常有人問我們是干什么的,而我們則自豪地告訴他們,是中國防艾協(xié)會會員。他們又問,你們一個月掙多少錢來管這事,這與你們有什么關系?當我們告訴他們沒有一分錢工資時,竟然沒有一個人相信。他們說志愿者不是圈里人,是記者來摸底,現(xiàn)在沒有人一分錢不掙來做這種工作的,除非是腦袋有病。但志愿者確實是自愿做工作的,不是風格怎樣高,而是他們相信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是利國利民的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