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貴郭平保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今天,深圳青年陳福平捐獻骨髓將搭乘下午3時起飛的航班送往上海,救助一名俞姓小患者的生命。
經過·歷時數十天
證實骨髓與上海小患者“高分辨”配型吻合
今年25歲的陳福平來自湖北,2001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畢業,來到深圳福田人民醫院工作。當年,他在一次逛華強北路時,看到捐血車前不少人排隊獻血,便主動加入其中。之后,他一直堅持義務獻血達10多次。2004年1月,陳福平又參加了中國紅十字會的“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公益項目,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你的造血干細胞資料與上海一名白血病小患者配型成功。現在,你是否還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今年3月28日,陳福平接到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我愿意捐獻骨髓。”毫不猶豫,他作出了肯定的答復。
被中華骨髓庫選中,與患者只是初步配型成功,要真的做造血干細胞移植,還需要進行血液高分辨配型檢測,與患者需求完全吻合才有可能,之后,還要進行身體檢查,確定符合捐獻條件后才能正式確定下來。4月中旬,中華骨髓庫廣東分庫的工作人員來到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決定抽取陳福平5毫升血樣進行檢查。5月31日,陳福平接到廣東分庫的確切消息:他的骨髓與上海小患者“高分辨”配型也完全吻合。6月1日,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市獻血辦、市二醫院血液科、中華骨髓庫深圳分庫有關負責人的見證下,小陳在“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上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同意書中寫道:“為了挽救白血病人俞某某的生命,我承諾捐獻我的造血干細胞給病人作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陳福平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這樣說:“我寫下自己名字的時候,心中有一種很神圣的責任感,能夠挽救上海小患者,我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8月,陳福平得到上海方面的消息:俞姓小患者將在9月6日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他須在當天捐獻骨髓。9月2日,根據捐獻骨髓的操作規程,小陳住進深圳市二醫院血液科病房,為采集造血干細胞做最后的準備。
根據方案,陳福平捐獻造血干細胞將在他住的病房內進行,采集將從早上8時許開始,歷時3個多小時。6日下午3時,深圳市紅十字會秘書長趙麗珍將親自攜帶陳福平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搭乘南航的班機飛往上海,將深圳人的愛心送給上海小患者。
巧合·同病房老鄉
明日也將捐獻骨髓救助上海小患者
昨天上午,記者在深圳市二醫院919病房采訪陳福平。小陳的義舉得到單位領導全力支持。
深圳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藍欲曉告訴記者,陳福平是深圳第46位骨髓捐獻者。7日,與陳福平同病房的小萬也將捐獻骨髓。巧合的是,陳福平和小萬老家都是湖北,他們救助的對象都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小患者。
藍欲曉介紹說,深圳于2000年就建立了捐獻骨髓資料庫,這比國家的骨髓庫成立還要早一年。不僅如此,深圳還產生了全國第一位骨髓捐獻者。截至目前,深圳骨髓資料庫登記的志愿者達13000人,占全國志愿者總數的10%。
文章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