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老崔獻眼角膜給有需患者
2006-09-07

  彌留之際簽署無償捐獻眼角膜志愿書;病情加重時,毅然停用一切營養液,用省下的1.5萬元捐助兩名薊縣貧困小學生。他不是大款,生活也不富裕,他就是昨日本報報道的崔燕林,津南區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下崗工人。

  昨日6時17分,當臨終前的兩個心愿終于有望實現時,一直硬撐著的崔燕林平靜而溫和地環顧了一下守候在病床前的親朋,努力向半空中舉起兩個一直伸著的手指,而后悄然地離開了這個他依然眷戀的世界……妻子、兒子和80多歲的老父親,還有即將接受捐助的兩名小學生,好人老崔帶著太多的不舍和留戀走了。

  就在崔燕林過世5個小時后,根據老崔的遺愿,天津市眼科醫院眼庫的邱主任帶領兩名眼科醫生取下了老崔的眼角膜。摘取眼角膜的手術很成功,取下的眼角膜隨即被放進事先準備好的保存液中,被迅速送往眼科醫院眼庫暫時保存。據邱主任介紹,崔燕林的眼角膜內皮質量很好,完全可以使用,他們將在一周內移植給最需要的人。

  摘取眼角膜的手術完成后,根據老崔生前的遺囑,家人只在家中搭了簡易靈堂,沒有買花圈。在場的老崔朋友一直在說:“崔燕林,大好人呀!我們和他沒處夠……”

  為了完成崔燕林的臨終遺愿,本報于昨日上午和薊縣五百戶鎮青池村青池中心小學的潘守志校長取得了聯系。潘校長表示,會盡快物色兩名合適的捐助對象,并愿意為老崔找一塊安息地,讓他“看”著孩子們,靜靜地長眠。

  昨日,為了緬懷老崔,本報記者代表津報集團、《城市快報》向崔燕林敬獻了花籃。

  好人老崔的最后20小時

  老崔的最后時刻

  崔燕林,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如果不是他臨終前的兩個心愿,也許知道他、記住他的人只是他周圍的親人和朋友。雖然他厚道、真誠、人緣好,畢竟他為人太過低調、不事張揚……

  親人告別

  “我一輩子活得平平淡淡,只想在臨走時再為社會做點兒貢獻!”———老崔最后心愿

  老崔的眼角膜

  令記者沒想到的是,見老崔的第一面實際上也是最后一面,那個時候,他只剩下20個小時左右的生命了。

  9月4日上午10時許

  許下心愿

  當時天氣陰沉,老崔躺在腫瘤醫院肝膽科的病床上,他臉色蠟黃、身體瘦得皮包骨,任誰也不會想到,生病前的老崔其實是個很富態的人。

  見到記者進來,老崔強打起精神,用眼神示意記者在病床前坐下。說起最后的心愿時,老崔平靜地緩了一口氣,而后用盡全力舉起左手指了指自己的雙眼:“捐角膜……”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緊接著,他的左手重重地落到病床上,1分鐘,2分鐘……時間似乎凝固了,大約過了15分鐘,老崔又舉起了左手,兩根手指伸在空中,用同樣微弱的聲音擠出三個字:“小學生……”

  守候在一旁的妻子崔學云解釋道:“他要把1.5萬元錢捐助給兩名薊縣山區的貧困小學生,讓他們在家鄉完成9年學業。”記者明白了老崔的意思,用力地點了點頭。

  9月4日下午4時許

  艱難公證

  一切前期手續辦妥之后,河西區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如約趕到腫瘤醫院,此時的老崔虛弱得似乎只剩下一口氣,精神也有些恍惚。按照相關程序,眼角膜捐獻者必須親口向公證人員說出自己的意愿,但這簡短的幾句話對于老崔來說竟然是那么的困難。

  “捐獻人的姓名?捐獻人的姓名?”公證人員一再重復著問話,但老崔張了張嘴,發不出任何聲音。旁邊的親人看不下去了,問公證人員可不可以代勞,但遭到拒絕,因為那不符合程序。

  “燕林,燕林,你的名字?”妻子急切地呼喚著。忽然,老崔空洞無光的眼睛閃了一下,他抬起雙手,指著自己的眼睛:“崔燕林!崔燕林!崔燕林!捐角膜!自愿!”聲音之大,令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之后,似乎已用盡全力的老崔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力氣說話了。為了這個心愿,他努力支撐著,直到最后一口氣。

  9月4日晚上7時許

  出院回家

  家人為老崔辦理了出院手續,結束了4個月的住院生活,他終于回家了。老崔80多歲的老父親看到奄奄一息的兒子,泣不成聲。由于擔心老人受到太多刺激,崔學云將老人送到了老崔的妹妹家。晚上10時許,兒子崔立川從哈爾濱風塵仆仆地趕了回來:“爸,我回來了!”兒子的呼喚讓老崔再一次睜開眼睛,他看了兒子一眼,什么都沒說,又把眼睛閉上了。

  9月5日清晨6時17分

  安然離開

  老崔到家之后,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甚至連喘氣都開始費勁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崔的病情再次出現惡化,但他似乎一直在等待什么,努力地支撐著。后來家人終于明白了,原來老崔是在等待公證處的公證書,因為沒有公證書,醫生是絕對不會為他做摘除眼角膜手術的,而眼角膜摘除的最佳時間是在人去世后的6個小時內,此時的眼角膜晶體最為透亮。

  好消息終于來了,昨天清晨6時17分,好友李姐打來電話,表示公證書上午就可以拿到,或許覺得心愿已了,老崔再次睜眼看了看周圍的親人好友,然后閉上了眼睛,安然、永遠地離開了。

  隨后的一切都在按照老崔的遺愿有序進行:10時10分,李姐從河西區公證處拿到了公證書,同時通知了天津眼科醫院的邱德來主任; 11時20分,李姐回到老崔家;11時30分,邱德來主任帶著兩名醫生趕到,看到公證書后,立即開始手術;11時45分,眼角膜摘除手術完畢,并未超出最佳手術時間。

  與人為善生命如燈

  昨天清晨,老崔離開了這個世界,卻給生者留下了光明。

  那是在前天上午,已是胰頭癌晚期的老崔用顫抖的雙手在《捐獻眼角膜志愿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簡單的3個字,他竟費力地寫了8分鐘……

  “我一輩子活得平平淡淡,只想在臨走時再為社會做點兒貢獻!”老崔的話是如此簡單樸素,卻又如此字字珠璣,引人深思之余,讓人由衷感動。

  老崔不是什么公眾人物,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市民,一輩子為人厚道、本分,是大伙兒公認的“老好人”。但他的偉大在于,面臨死亡的時候依然掛懷在世的生者,飽嘗病痛折磨的同時,想的卻是奉獻自己的殘軀減輕他人痛苦。就這樣,老崔在其他器官幾乎都衰竭的情況下,將一對眼角膜捐贈出來,并希望用省下的1.5萬元醫療費捐助兩名薊縣貧困小學生……

  《孟子·公孫丑上》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意思是說,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以善意的態度對待他人,為人著想,樂于助人。從某個角度講,這是人性中最珍貴的部分,是德行中最耀眼的品質。老崔或許并不知道這句古語,但他的實際行動恰好暗合了孟子這句話所蘊含的精神實質。這說明,人性中這些閃光的品質永遠是相通的,它可以穿越數千年的時空世代傳承,還能通過今人的實踐,在更多人身上得到激活、發揚。或許,這就是老崔“與人為善”的深層意義之所在吧。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即使臨終之際也不忘與人為善者,他的生命就如同一盞不熄的長明燈,將永遠在人們心中熠熠生輝,永遠把光明留在人間……

  老崔,我們和你還沒處夠!

  妻子:我要完成他所有心愿

  昨日下午,在老崔家樓下的簡易靈棚里,記者見到了跪坐在靈棚內的妻子崔學云,她淚流滿面,一遍遍呼喚著丈夫的名字。

  稍稍平靜后的崔學云緊抱著丈夫生前的照片,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似乎在自言自語,也似乎是在向人傾述。“我一定要完成他所有的心愿,他沒完成的事情再苦再難我也要幫他完成。”崔學云說,“老崔雖然性情溫和,但是個十分有主意的人,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不管費多大勁,他都要干好。因為知道他的脾氣,只要他認定的事,我就一直支持他。”

  兒子:我要做爸爸做過的工作

  老崔的兒子崔立川今年22歲,正讀大四,不僅學習好,而且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今年暑假期間,川川一直守候在爸爸的病床前,端水喂飯,得知爸爸要捐獻眼角膜并捐錢給薊縣的小學生時,川川十分贊成。他還表示,大學畢業后不再考研,為家里省下錢,幫爸爸完成最后的心愿。

  接受記者采訪時,川川表示,他要做爸爸以前做過的工作———化工業務員。“這也是父親的遺愿!”川川強調,他要先干幾年化工業務員,掙些錢,之后再干自己喜歡的光電專業。

  妹妹:哥哥是個厚道人

  崔燕林的妹妹崔燕芳說:“哥哥是我們全家的榜樣,是一個耿直、厚道的人。他繼承了父親身上的事業心,同時也繼承了父親的脾氣。”

  隨后,崔燕芳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當時我只有10多歲,哥哥則剛參加工作,一個月掙30多元錢。一天家里來了個要飯男子,說自己好幾天沒吃飯了,希望要口吃的或要點錢,我一口回絕。哥哥看到后卻說,妹妹你不能這樣,人家能伸出手來不是這么容易的,咱能幫就幫一把。然后哥哥叫回了要飯男子,從口袋里掏出5角錢給了對方。以當時的生活水平,這5角錢夠一個普通人吃兩天的飯。”這樣一件小事,崔燕芳30多年來一直沒有忘記。

  鄰居:不管多難他也要幫朋友

  談起老崔,鄰居王志蘭聲淚俱下。“老崔可是大好人呀,我們和他還沒處夠!”王志蘭說,“老崔臨終前還不忘讓大嫂(指崔學云)到我家,問我家女兒什么時候結婚,并囑咐一定要照應到了。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得了重病,當時正在外邊辦事的老崔愣是花了200多元錢打車趕回來,見了朋友最后一面。”王志蘭說,老崔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管自己多難,朋友有事一定要幫忙!

  主治大夫:老崔始終很樂觀

  老崔的主治大夫———腫瘤醫院的張醫生說了一件小事:老崔在病重住院期間,仍然保持著樂觀助人的心態。有一次,醫院的一位小護士為他打針,老崔看對方年紀不大,就笑著說:“別害怕,隨便扎,我這胳膊就讓你試驗了。”張醫生說,身懷絕癥的人還能有如此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確令人敬佩。

  新聞鏈接

  -老崔生平崔燕林, 1955年1月出生,初中畢業后于1972年參加工作,第一份職業是津南區衛生防疫站的司機。 1988年他轉到津南區供銷社工作,隨后由于工作變動而下崗自謀出路,之后在奧東化工有限公司當了一名業務員。 2006年3月崔燕林被查出患有胰頭癌, 4月份經過手術后,病情逐漸惡化, 2006年9月5日清晨6時17分逝世,享年52歲。

  -捐獻眼角膜程序捐獻者生前應親自或委托家屬到天津眼庫領取“天津市公民生前志愿捐獻遺體眼球申請登記表”,然后捐獻者生前要親自或委托家屬將填寫完畢的登記表和本人遺囑送到公證處公證,并將公證書和登記表各一份送交天津市眼庫。

文章來源:北方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