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七點半,劉小玲便要進入手術室,她和妹妹期盼已久的骨髓移植術就要開始了。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場手術呢?
昨天下午,作為走在全國白血病治療前列的醫院學科帶頭人,鼓樓醫院血液科主任歐陽健明白無誤地告訴記者,骨髓移植術對于白血病人來說,移植成功率約為三分之二。而對于20歲的劉胡平來說,手術結果無法預知。成功,或是失敗?無數的人在關注著———這一場手術,牽動著一座城市的神經。
今日手術 二姐先行
姐妹倆中,首先要接受手術的是劉小玲。按照手術預先安排的程序,今天早上七點半,劉小玲將進入手術室,稍后接受半身麻醉,麻醉藥性發揮到可以進行手術的程度,預計是上午九點。此時醫生進入手術室,開始抽取劉小玲的骨髓液。依據小妹劉胡平的體重,一共需要從劉小玲體內抽取約1000CC的骨髓液出來。這個過程相當漫長,要兩到三個小時。抽取工作結束后,劉小玲接受輸血,輸的還是她自己的血———此前分兩次從她體內取出的800CC血液,這次要回流到她體內,以便盡量減少她的虛弱感。接下來,劉小玲將被送回病床,麻醉藥性漸漸消退后的劇痛即將襲來。
醫生還要進行一道重要的程序:骨髓液過濾。因為劉小玲為O型血,劉胡平為A型血,為防止血液排異,要先將骨髓液中的A型血細胞抗原去掉。這個過程,約半小時可宣告結束。
下面是最后一道程序。這些安全的骨髓液將被送往無菌艙,以輸血方式送進劉胡平體內。
歐陽健教授說,骨髓液全部進入劉胡平體內后,整個骨髓移植術也就結束。但對于白血病治療來說,這只是漫漫長路剛開了個頭。
后期康復 險象環生
姐妹HLA配型完全吻合,并不是手術完全成功的充足條件。歐陽健教授說,今天的這次移植之后,還有種種難以預料的情況可能發生,而每一種情況,都可能給劉胡平帶來致命的打擊。“大約三分之二的白血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后可以正常存活下去,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最終走不出醫院。而對于每位作為個體的病人來說,要么成功,要么失敗,結果最終只是一個,無法預料。”
“骨髓液的移植,程序很簡單,實際上比肝移植、腎移植的情況都要復雜得多。它是將供體的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都移植到病人體內去。這就導致在病人體內出現兩種排斥,一是骨髓存活下來以后,排斥病人的身體,因為這對它來說是個陌生的環境。而病人的身體也會排斥骨髓。”歐陽健教授說,這種排斥可能導致的后果,就是出現各種并發癥、適應癥,到了不同階段不同環節,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病人最終會遇到哪些情況,又能否抵抗得住排異性,最終獲得新生呢?這些都不好說。
移植路上險象環生,全看各人造化。“術后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內,病人的治療與護理都要非常小心。”
經費不足 不容樂觀
術后各種意外難以預料,而要把這些埋伏在康復路上的“地雷”一個個除掉,就需要服用各種昂貴的藥片。一旦保養不力出現并發癥,哪怕是一個感冒腹瀉,治療費用可能都在萬元以上。盡管劉家姐妹對今天的手術充滿信心,但術后所產生的費用在哪里?一旦費用不能保證,治療無法繼續,此前的萬般努力都將功虧一簣,一切希冀也化為泡影!
而后期的這些費用,即便按最保守最樂觀的估計,也將是數十萬元。這對于目前已經負債累累再借無門的劉家來說,是無論如何都拿不出來的。
“考慮到她家的經濟情況,我們一開始也建議她們緩兩年再做手術,至少前面病情不進入加速期,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到時再來談手術的事情。可是病人一家不同意,說要拿15萬塊錢賭一把。但實際上,治療進展到后面關鍵的時候再因為經費問題而無法繼續,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對的……”歐陽健教授嘆了口氣,沒再往下說。
快報記者 吳聰靈
術前探訪
小妹精神出奇的好
昨天,鼓樓醫院住院部2號樓11樓33床,劉小玲已換上了病號服。母親胡云南坐在病床上,一見記者就站起來,撣撣床單,讓座。
父親劉中昌也來了,與當晚要在醫院留宿陪床的胡云南不同,他到晚上還要獨自一人步行回去,回到夫子廟那個臨時租住的小屋里,捱過漫漫長夜,再于今天早晨到醫院迎接兩個女兒的手術。
大姐劉玲沒有出現在醫院。整整一天,她堅守在工作崗位。
在到無菌艙外見劉胡平之前,醫生讓記者做好心理準備。“經歷了這些天的化療,她今天應當是最難受、最虛弱的一天。很多病人在這個時候是什么人都不愿意見,一句話都不愿意講的。哪怕是自己家里親人來了,也會覺得特別煩,把電話也掛掉,讓護士拉上簾子,誰也不理!”
記者惴惴不安地來到無菌艙外,敲敲玻璃窗,通過子母機通告一聲,就見窗簾被拉開,她輕快地跳上床去,抓起電話就開了腔:“你好,這幾天太謝謝你了!”記者問為何這么高興,今天不最虛弱難受的嗎?女孩笑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呢,這兩天那么多人來看我,心情就非常好,也不覺得累!”
提及將要進行的手術,她說相信一定會成功的!透過玻璃墻,記者見她摸摸光光的腦門,舉手豎了個“V”字。
病友寄語
熱愛生命 相信未來
對于等待手術的劉小玲姐妹來說,南京市港口輪駁公司青年楊五洲的康復經歷無疑讓她們看到了希望。
2000年2月,25歲的楊五洲被查出患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與劉胡平的病屬同一類型。當時他剛與女友繆月預付了婚房的首期費用。女友退了房子,搭上自己的所有積蓄陪著他治病。楊五洲與劉胡平一樣幸運的是,他三哥的骨髓配型與他完全吻合。在漫長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楊五洲用掉了將近40萬元。所幸在鼓樓醫院血液科歐陽健教授的長期跟蹤指導下,他在三年之后被醫生宣告為完全康復。
如今,楊五洲與繆月的愛情結晶———女兒楊可奕已經9個多月了。昨天下午,繆月打通了劉小玲的電話:“你們放心好了,有那么多人關心你們,而且治療條件與醫生的水平都不錯,只要你們有信心,手術一定會成功的!要不了幾年,你妹妹也會和楊五洲一樣,有自己幸福的家!”
劉小玲連聲道謝,并將號碼留給繆月,表示以后要向她多多請教護理秘訣。“這個時候太需要像他們這樣的成功事例來給我鼓鼓勁了!我相信,妹妹一定可以回到大學課堂!”
快報記者 吳聰靈
同學們
盼著她回來
昨天上午10點半左右,記者趕到劉胡平就讀的淮南師范學院。恰逢上課,經管系電子商務(7)班53名學生齊刷刷地坐在教室里,唯一的空位,就是劉胡平的。
同學眼里,她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
李用俊老師是劉胡平的班主任,“劉胡平很要強,人緣也好”。
李老師說,劉胡平有兩件事讓她很感動:一件是在合肥住院期間,堅持回學校參加期末考試;第二件就是,對于每一個幫助她的人,都會很真誠地說句謝謝。“7月初,她出院回校參加考試,班上同學在全校舉行一場募捐活動,劉胡平非常感動,挨個說謝謝。”這件事,李老師一直記在心里,“小姑娘很堅強,也很懂事”。
等到她回來,宿舍里又會很熱鬧了
2006年5月,劉胡平被查出身患白血病。這個消息,讓老師和同學們很難接受。
張瑜是電子商務(7)班的班長,獲悉這一消息后,和同學們商量,準備在全校范圍內為劉胡平募捐。
“班上同學全體出動,甚至連別的系同學也加入進來。從來沒有看到劉胡平哭過,那次,她哭了。”張瑜說,“劉胡平說,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同學都忙著復習,怕耽誤大家的時間。她一個勁地哭,說謝謝所有的同學。”
王夢賽是劉胡平的同宿舍同學。在她的印象中,劉胡平的衣服總是那么幾件,“都是從老家帶過來的,吃飯每頓也只花一兩塊錢。”王夢賽說,盡管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但劉胡平很樂觀,“很好相處,她走到哪,都能給人帶來歡笑。”
得知劉胡平今天就要進行手術,同學們都在紙上寫下祝福的話,讓記者捎給劉胡平。“劉胡平,你一直很堅強的,早點回來,我們想你了。”同學們說,要為劉胡平祈禱,祝福她早日康復返回學校。
同學汪盈盈寫道:“劉胡平,我是大姐啊,你就要動手術了,記住!要樂觀點!加油,我們大家等著你回來。”
王夢賽說:“等她回來,我們宿舍又會很熱鬧了。”
快報記者 高國
誰捐了4000元?
昨天的捐款人,仍然沒有留下姓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劉玲的工行卡上,昨天上午又多了一筆4000元的捐款。而在此之前,快報96060熱線和劉小玲的電話都沒有接到任何預告信息。
今天,我們只能以無名氏來稱呼這位好心人———希望見報以后,您能來電告知聯系方式。
今天,骨髓移植手術后,劉胡平想向所有恩人親口說聲謝謝!
無名氏 4000元
張先生 2000元
鄭先生 2000元
15位安徽太湖縣老鄉
2000元
昨日捐款總額:1萬元。
快報記者 吳聰靈
愛心賬號
劉胡平現在住在鼓樓醫院住院部2號樓11樓,市民如欲捐款,可直接前往,與鼓樓醫院血液科護士站聯系。同時公布愛心賬號:9558824301002038895,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戶名: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