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父母欲捐器官救兒
2006-09-13
父母欲捐器官救兒


18歲小伙顱腦損傷恢復無望 父母欲替兒捐器官難如愿

家人心愿

18歲的楊召不省人事11天了,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把他拉到生命邊緣,醫生說恢復的可能性比較渺茫。在不知流了多少淚之后,楊召的父母和姑姑替他做了一個經過痛苦思考的決定:捐出內臟器官,給需要的人,挽救其他生命。悲傷的家長希望用這種方式看到孩子的生命在延續。

母親整天握著兒子的手,呼喚著他的名字,但楊召始終處于昏迷之中

楊召是高陵縣人,在西安一單位施工隊打工,同在西安做生意的姑姑是離他最近的親人。4月30日凌晨,楊召的姑姑楊桂珍在鳳城路派出所里見到頭部受傷的侄子,楊召被打傷后正配合警方接受調查。楊桂珍把侄子送到最近的醫院是在凌晨4時,接著就進行了開顱手術,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單。

那邊案子還在進一步調查中,這邊楊召躺上病床就再未醒來。開顱手術又進行了第二次,人到目前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說,就算病情能逐漸好轉起來,最終楊召能否清醒過來還不一定。

家住高陵縣榆楚鄉榆楚村的楊召父母,連夜趕到西安,11天來守著兒子流淚,一聲又一聲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希望他能醒來。其實他們心里都很明白,兒子康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最好的結果也是變成“植物人”。中途楊召父親楊桂富還回老家籌了次醫療費,作為普通農家,治療的費用對他們壓力也非常大。家里還有七十多歲高齡的一雙老人,感覺到情況不妙,老人憂心也病倒了。

想到進行器官捐獻的是楊召的姑姑楊桂珍,她想了好幾天了,一直都沒忍心向哥嫂開口,畢竟是太傷心的事。最終她還是說了出來,“就算是安慰吧”。她說,孩子如果活不成了,至少生命還能在別人身上延續下去。可他們不知道該通過什么途徑去完成這個心愿。

法規缺失

我省目前尚無器官捐贈途徑

楊召的家人很遺憾,因為他們的愿望也許無法實現。記者5月11日采訪得知,目前陜西省的人體器官捐贈工作還沒有運行,也就是說,人體器官在我省尚沒有捐贈的途徑。

暫無法規

捐獻者意愿落空

記者5月11日從陜西省衛生廳了解到,我省目前還無法進行人體器官捐贈這一工作,是因為國家沒有相關立法,省上也沒有出臺地方性法規,類似立法涉及人身權的問題,比較復雜。這就擋住了我省意欲捐獻器官者良好的意愿。

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之前成功的器官捐贈案例,都是“民間自發”的,器官供者、受者和醫院之間達成捐獻協議,通過醫院完成捐贈,衛生部門不便參與其中。

出臺法規是暢通人體器官捐贈渠道的根本,陜西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趙玉哲透露說,其實相關部門已經有了這樣的意向。據其介紹,目前我省關于人體器官捐贈法規的初稿已擬,對條文也曾進行過修改,人大正在調研中。如果法規一旦出臺,紅十字會將承擔一些具體的工作,包括建立捐贈者檔案。

據了解,我國相當一部分省份已經出臺了有關地方性法規,關于人體器官捐贈的具體操作也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醫院現狀無法接受器官捐獻

5月11日記者受楊召家人委托,電話聯系了陜西省和西安市各大醫院,得到完全一致的答復,無法接受器官的捐獻。其中一家醫院醫務科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是條件不允許,包括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

我國器官移植手術越來越先進,等待供體器官的缺口非常大,但器官捐贈的渠道卻不夠暢通,器官捐贈的程序設計缺乏可操作性,不少生命在這種矛盾中消逝。

趙玉哲也嘆息,器官捐贈操作的難度非常大。

比如,要能完成器官移植,對器官的要求就很高,眼角膜必須在死亡后數小時之內取出,其他器官如心、肝、腎等,更要在死者腦死亡、其他器官還未死亡之時就提取。

再比如,器官的存儲也是個問題,有的器官無法長時間存放,所以就必須提前找好配型,手術提前準備好。而配型成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這點上,國外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鑒。據了解,每個美國公民考駕照時都會被問到是否愿意捐贈器官,之后其捐贈意愿將印在駕照背面,一旦不幸發生車禍身亡,醫生可以根據本人遺愿,在瞬間提取器官,用來挽救其他人的生命。

專家分析

腦死亡立法需要關注

有專家分析,器官捐獻、移植遲遲無法出臺立法,是牽涉到一個死亡標準的問題。

目前醫學界有兩種死亡標準:心跳呼吸死亡標準和腦死亡標準。但我國目前醫院臨床是以心跳呼吸死亡為死亡標準的,這無形中就為器官的利用設置了障礙。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大多國家都已實行了腦死亡法令,《中國腦死亡診斷標準》草案也已經擬定,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有的國家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有了權威和明確的立法。如前蘇聯1937年立法規定不用死者家屬同意,就可提取遺體的眼球;英國國會1952年通過的器官移植法規定,只要死者或家屬事前不反對,醫生就可以提取器官。

文章來源:華商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