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著女兒去捐遺
她叫尋文英,53歲,是一名癌癥晚期患者,但從外表卻很難看得出來。
“看,這是上午我去抗癌協會參加活動的聯絡名單!”尋文英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水說。她從衣兜里摸出一片白色藥劑,直接塞到嘴里,連水也沒喝就咽下去?!皼]事,是止疼片!吃下它,我能多跟你聊一會兒!”
尋文英家住沈河區山東堡社區,有兩個女兒。2000年,她和丈夫相繼下崗;不久,她和大女兒又相繼患病。到醫院一查,自己患的是直腸癌,術后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大女兒26歲了,時常頭痛,相繼去過幾家醫院,卻查不出原因。二女兒今年讀高三,正面臨著高考。一家四口僅靠丈夫打工勉強維持。即使這樣,尋文英從未在掉眼淚。2005年春,一個偶然機會,堅強樂觀的她加入了“沈陽市紅十字會捐遺志愿者工作部”,并把大女兒領去,母女倆同時進行遺體捐獻公證。
抗癌明星寫日記
由于家庭困難,尋文英術后只做了一個月的放化療,之后,癌細胞很快擴散到肺、肝、脾等重要器官。為了止疼,她只能買最便宜的止疼片。有時全身陣痛,她只吞服一把藥片,面含微笑地對待每一個人。
喜愛讀書的她堅持定期去市圖書館,一本本搜集到許多治癌止痛偏方;拿著偏方再去藥房抓藥,回到家一遍遍地熬藥、服藥,記下感受與心得。就這樣,她逐漸將這些偏方矯正成一份,還推薦給病友們。如今,她的這份偏方已成為“抗癌協會”的一張公開“大處方”。她的日記,也成為大家爭閱的焦點。
想親眼見見“那個人”
在尋文英家簡陋的偏屋里,尋文英丈夫紅著眼睛說:“時間不等人!這些道理我都明白,我也知道捐獻眼角膜是高尚無私的行為,也知道(眼角膜)能夠給盲人帶來光明。如果得肝癌晚期的是我,也許我也會做出捐獻眼角膜的決定;但為什么這事偏偏輪到她身上,我實在、實在……狠不下這個心啊!”“我要把眼角膜捐給那些最困難的人!”尋文英說,前不久,她讀到本報關于捐獻眼角膜的報道,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她現在已處于直癌癥晚期,身體多器官相繼衰竭,深知病痛的痛苦?!暗貌∑陂g,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感到親情與友情的可貴,人總是要死的,我想死得有意義一些,捐眼角膜就當是這短暫的一生中,為社會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轉自: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