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wǎng)9月27日消息:三年來,一條紅絲帶(注:宣傳預防艾滋病標志)在南方的高校里飛揚,它倡導“少發(fā)一條短信,資助一戶愛滋家庭”。今天,這條紅絲帶的主人白志藝帶著它來到了海南。這是白志藝宣傳幫助艾滋病行動的第50站。
試探性地走出第一步
走進高校宣傳關注艾滋家庭
2004年3月21日,白志藝在他的母校福州大學,舉辦了“預防艾滋,你我共參與”的出發(fā)儀式,開始了預防艾滋宣傳的征程。
白志藝是福建人,2000年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家里幫助打理茶葉生意,2003年,他籌劃要進行一次遠行,最初的計劃是到西部旅行。當年,艾滋病宣傳防治工作開始得到社會各界重視,媒體對有關艾滋病的報道也前所未有地多起來,白志藝通過媒體報道得知河南上蔡縣文樓村這個艾滋村的情況,當時他想向困難的艾滋家庭捐錢,但他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合適的捐款渠道。
通過其它渠道捐了1000元后,白志藝心想,自己還能為艾滋病家庭做些什么?經(jīng)過半個月的思考,他在請教了大學時的老師后,形成了遠行宣傳預防艾滋病的想法。
白志藝說,自己試探性走出的這第一步,沒想到成了自己的專業(yè)。
校園宣傳順利展開
萌生幫助艾滋家庭想法
白志藝將高校選作了自己的宣傳陣地。他的第一站是泉州華僑大學。經(jīng)過學校有關部門的許可,中午開飯時,白志藝站在校園里人流量最大的餐廳門口,一手分發(fā)資料,一手拿著筆記本讓大學生留言。當天發(fā)放資料超過200份。
之后,白志藝來到了廈門大學,同樣順利完成宣傳活動。活動結束后,他對自己的舉動有些迷茫,想見校長并請他請點。廈門大學管理非常嚴格,要通過三道關卡才進入校長辦公室。白志藝說,他沒想到校長非常和藹地接待了他,還肯定了他這種行為對社會的意義。
白志藝說,一路走來,自己做這件事到底有什么意義,一直沒有答案,校長從一個學者的角度,給他指明了方向。
2004年9月8日,白志藝進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的場地緊張,校園生活節(jié)奏很快,沒有預約,很難找到可供宣傳用的場地。幸運的是,他巧遇該校名師陳偉道。陳偉道主動把自己三節(jié)課的時間讓給白志藝,并稱“今天我當學生,你當老師”,讓他在自己的課堂上與學生交流。
當白志藝在課堂上展示了自己從河南艾滋村采集來的資料時,艾滋家庭的悲慘遭遇讓一些學生當場流淚。
就在白志藝到香港、澳門大學時,一些學生提出要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艾滋家庭,特別是那些艾滋孤兒,但白志藝也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聯(lián)系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家庭。
受這些學生的啟發(fā),白志藝萌發(fā)了幫助艾滋家庭的想法。白志藝說:“從那時起,自己的艾滋預防宣傳開始發(fā)生了質的轉變。”
兩進艾滋村
與艾滋病人同吃同住
2004年6月和11月,白志藝兩進河南艾滋村。
第一次去的目的,白志藝主要是為了采集一些艾滋家庭的第一手資料。
白志藝借宿的文樓村那戶人家里,男主人兄弟三人,二哥和二嫂因艾滋病發(fā)已經(jīng)去世,孩子成了孤兒,大哥和大嫂都是艾滋病攜帶者,全在上海打工。男主人靠開雜貨鋪勉強度日,鋪里所有東西還不值500元。男主人是因為賣血而感染艾滋病的,他妻子和三個孩子都沒有去檢查過身體。
夏天的農(nóng)村里,由于天太熱,許多人都赤裸上身。白志藝發(fā)現(xiàn)許多人皮膚上有明顯的紅斑、增生、過度消瘦,個別甚至出現(xiàn)潰爛現(xiàn)象。
白志藝這次在文樓村生活了5天半,村民們像對待親戚一樣熱情地邀請他去做客。他感到這些艾滋家庭也像正常人一樣平靜生活,他們是一群善良的老百姓,但是他們不幸染上艾滋病。
第一次進村收集的第一手資料,在宣傳中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第二次進艾滋村,白志藝的目的很直接,尋找需要幫助的困難艾滋家庭,并準備與大學生的愛心結合起來。
白志藝發(fā)現(xiàn),在河南某些地區(qū),艾滋村是比較多的,其中文樓村受到的關注最多,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也最多。這一次,白志藝選擇了新蔡縣的閆洼村。
這是一個有337人的村子,有據(jù)可查的艾滋病患者就有216人,有一戶家庭一家七口有5個人是艾滋病患者。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非常可愛,可她無法走路,長期穿著裙子,因為發(fā)病后,她腿瘦到和胳膊一樣小。
白志藝入戶調查,他根據(jù)艾滋家庭的身份證、戶口本、HIV檢查證明、全家的照片、詳細地址等資料,自費為貧困的艾滋家庭辦理一個存折,以便日后通過這個存折幫助這些家庭。
倡議“少發(fā)一條短信
資助一戶艾滋家庭”
白志藝認為,對艾滋家庭的幫助要長期、透明,每一分錢都有明確的用處,而全過程是可以監(jiān)控的。對獻愛心的人來說,要讓獻愛心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一次性的行為,不是偶然突發(fā)善心之舉動。
經(jīng)過多方面的努力,白志藝設計出了“飛揚紅絲帶———預防艾滋病華夏高校行”活動,即倡議大學生“少發(fā)一條短信,資助一戶艾滋家庭”,每天少發(fā)一條短信,不會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每個月卻能省下約3元錢。凡參與活動的大學生班級,每位同學自愿參與,所有捐款以班級為單位寄給受助家庭。在幫助艾滋家庭過程中,白志藝還設置了一個幫助標準界限:一個班200元是每個月捐資的上限。一年過后,這項活動由下屆班級持續(xù)參與,改善幫助艾滋病感染者家庭的生活質量,為期5至10年。
白志藝還要求受助的家庭把存進存折里的賬目復印出來,把復印件寄給幫助他們的班級,以此來證明學生捐款的流向。
白志藝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種幫助變成一種全面參與的有效、公開、透明的平臺。
目前,白志藝已經(jīng)走過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的大學,現(xiàn)在進入海南,他計劃逐個進入海南的高校宣傳,并希望能與知名網(wǎng)站天涯社區(qū)合作。白志藝說,他希望能在華南地區(qū)的60多所大學做巡回宣傳演講,讓這種幫助艾滋家庭的模式在華南地區(qū)高校得到廣泛推廣。
轉自:南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