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
如何管理在押的艾滋病患者,一直是各類監管場所頭痛的問題。2005年,廣州市第二看守所實行了艾滋病普查制度,成立了關押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特殊”監倉,并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對這個特殊的監倉,看守所和駐所檢察室都上了心,他們經常深入這個監倉,找這些特殊的在押人員談心。 廣州市第二看守所里有個特殊監倉 三個“臭皮匠” 看守6個艾滋病人 廣州市第二看守所不大,被監管人員大約400人左右。廣州市檢察院派駐在這里的駐所檢察室也顯得略微有些局促:三張辦公桌,三個人,“頭兒”是胡光毅,40來歲。還有老梁,小古,一老一少。 胡光毅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三個人,老、中、青,這樣搭配好。在押人員什么年紀的都有,三個人,正好有利于給不同年齡階層的在押人員做思想工作。 廣州市第二看守所有個特殊的監倉,關押的6個人都是艾滋病人。說起這個特殊監倉,還要追溯到6年前。 2000年的一天,廣州市第二看守所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發現一名大腿部位經常發炎的在押人員,有吸毒史。經確診,這名罪犯艾滋病抗體呈陽性。這是整個廣州市監管場所系統內的第一例艾滋病病犯,為此,看守所針對艾滋病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第一次普查就查出了5例艾滋病人。由于當時防感染的措施還跟不上,該所建議對這5個病人采取保外就醫或者監外執行。犯罪嫌疑人的家屬們覺得艾滋病是個談起來都害怕的病,誰也不愿簽保證書。看守所的領導又親自上門家訪,甚至出車費把家屬請到院里來詳談,最終才得以妥善處理這批病人。 為解決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管理問題,2005年,該所實行了艾滋病普查制度,成立了關押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特殊監倉,并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制度。 老胡老梁他們和看守所干警經常深入這個倉,找這些特殊的在押人員談心。看守所所長黃志斌說,開導這些人,化解他們彼此之間的矛盾,他和老胡老梁他們總結出一個最好的辦法。胡光毅說:“進到監倉,和他們握握手,摸摸他們的頭。這比講一萬句話都管用,我都不怕傳染,你們還怕什么?”監管人員和檢察干警用實際行動消除了其他在押人員的恐慌。 面對艾滋病病犯的對抗檢察官和看守所干警心存信念 “只要再加把勁 他一定會回頭” 馬豪森今年1月因為搶劫罪進了廣州市第二看守所,就被檢查出艾滋病抗體呈陽性。司法鑒定結論是,馬豪森患有抑郁癥并有嚴重的自殺傾向。作為需要重點觀察的在押人員,看守所干警對他特別留意,并把他的情況及時報告了駐所檢察室。 4月份的時候,馬豪森的情緒變得極不穩定。他開始用頭撞墻,吞牙刷,用囚服上的拉鏈頭割手臂上的動脈,用棉花浸水堵塞自己的鼻孔和咽喉……監管干警守著他,想了很多辦法穩定他的情緒,防止他的過激行為。馬豪森發現這樣自殺不能奏效,又開始絕食。看守所人員把這個情況及時通知了駐所檢察室。 要讓一個內心絕望的人重樹生命的信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駐所檢察官、看守所干警和所里的醫生一道商討對策;醫生給馬豪森包扎被他自己咬破的傷口,悉心照料;老黃、老胡、老梁他們則時不時地告訴他一些關于艾滋病的知識以及目前醫學上對艾滋病的研究成果。和他同監倉的艾滋病病犯也被感動了,紛紛幫助干警做他的思想工作。 一天,黃所長、老胡他們再次來到監倉給他做思想工作。“政府都沒有對你喪失信心,為什么要對自己喪失信心呢……”“醫學這么發達,發展速度這么快,有什么理由放棄生命……” 這些話的回應往往是沉默。然而黃所長和老胡他們感到,這樣的沉默不同于過去的沉默,他的眼神告訴大家,他的內心在掙扎和思索。只要再加把勁,他一定會“回頭”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病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靈魂深處的脆弱,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是在生活中體現自身的價值,那就是盡自己的所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做一個對社會、人民有用的人!”馬豪森的頭低下去,臉色愈加蒼白了。 犯人無言感激:從絕食輕生到自覺吃飯 沒有言語回應,效果卻體現在了馬豪森的行動上。他開始有規律地吃飯,再也沒有出現過激行為。 一封5頁長的感謝信,擺在看守所干警的桌面上。這封信文通字順,幾乎沒有錯別字,還頗有文采。寫信者是馬豪森,在信中他告訴干警,他曾經有過事業的輝煌,擁有自行車性能改進方面的發明專利,生意也一帆風順。無奈染上了毒癮,不但變得一貧如洗,最終淪為一個搶劫犯。“自從染上了毒癮,數年經營的心血付諸東流,昔日的朋友離我而去,我成了一名真正的流浪漢……我感到生命對于我來說已變得如同秋天的落葉,因此我萌生了以結束生命的方式對自己的恥辱行為作出懲罰……”進了看守所,他又被檢查出了艾滋病,精神徹底崩潰了。“與其在痛苦中掙扎,在等待中悲慘地死去,還不如瞬間地死于痛苦掙扎之前來得痛快……” 然而,看守所的干警、駐所檢察室的三名檢察官、所里的醫生對他的愛護和教育,終于讓這個鐵了心要自殺的人重新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他們沒有把我當成一名犯人看待,更沒有因為我是一名艾滋病病人就懼怕我。他們真誠的態度和精神,使我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情和溫暖。我捫心自問,面對領導的坦誠相待,真心教導,我還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呢?” 看到這樣真誠的話語,黃所長、老胡他們開心地笑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化解了一道工作上的難題,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一顆絕望的心重塑了生命的價值。 共創和諧監所:檢察官常給看守所“挑刺” 盡管有特殊的艾滋病人要特別照顧,平時,除了完成日常必須的工作,老胡他們習慣到處走走看看,看到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就給看守所的同志講講,大家共同討論想辦法,解決難題。 “關系默契,不是說就諱疾忌醫,不來監督。看守所也希望咱們給他們提意見,挑挑刺兒。前一陣子我們發現所里有些工作人員把車停在監管區的邊上,要是在押人員趁著疏忽藏到車上怎么辦?這些安全隱患我們都會及時向看守所反映,他們也虛心地采納咱們的意見,馬上修改制度,填補漏洞,畢竟誰也不想出事故。”胡光毅說。 廣州市檢察機關近年來提出了“人性化管理,共創和諧監所”的口號,在依法管理,依法監督的原則下尋找切實履行監督職能的途徑。除了建立艾滋病人監倉,他們還利用《催辦在押人員被扣押物品處理信息反饋通知書》、《看守所在押人員收押物品跟蹤表》等規范化制度預防發生在高墻內的職務犯罪,保障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聯合監管場所工作人員共同查找制度上的缺陷以及監倉監管過程中的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