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麗躺在病床上看著大家的寄語,感慨萬千
同學們在病房里為惠麗折千紙鶴
“如果我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一定要把角膜捐獻出去,讓她留下來看世界……”這是一名患肝癌晚期的16歲少女留下的“遺書”。
“遺書”的主人叫張惠麗,漳州龍海程溪鎮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
10月21日上午,六七名同學代表帶著1萬余只千紙鶴和幸運星到解放軍第175醫院腫瘤科病房,把小惠麗的病床裝扮得五彩繽紛。壓抑的病房瞬間變成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小惠麗也仿佛成了童話世界里的白雪公主,幸福萬分!
屋漏偏逢連夜雨——貧困家庭連遭不幸
張惠麗的母親吳秀葉今年36歲,1990年與程溪鎮的張亞森結婚。張亞森患有先天性糖尿病,身體虛弱,只能從事較輕的體力活。公公張炎患有哮喘,經常半夜突然發作。
2003年,身體感覺不適的張亞森在醫院被查出患了尿毒癥。由于家庭貧困,無力籌措腎移植費用,只能靠每星期做一次血液透析暫時維持生命。為了籌血液透析費用,吳秀葉將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個精光,還借遍親朋好友。這年8月14日,張亞森離開人世。
然而,接下來的打擊差點讓吳秀葉崩潰。今年4月,女兒張惠麗感覺右上腹有些隱隱作痛,吃什么都沒有胃口,經常干嘔不止。7月底,疼痛難忍的小惠麗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解放軍駐漳州第175醫院進行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已經沒有治愈的希望。
吳秀葉整個人都懵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她對惠麗搪塞說是一般的腹脹病,吃些藥就沒大礙。到家后,吳秀葉把實情告訴公婆,一家人抱頭痛哭。
窮人孩子早當家——懂事女孩安慰雙親
吳秀葉介紹,由于家庭貧困,惠麗從小就比較懂事。在爸爸去世以后,看著家庭困難,惠麗曾幾次主動提出放棄學業,留在家里幫忙干農活。但每次都被吳秀葉制止。
張惠麗患病住院后,腹部腫脹得跟皮球一樣,每天早晚還會間歇性疼痛,右腿已不能活動,只能躺在病床上,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盡管家人瞞著病情,可懂事的張惠麗還是從母親和繼父疲憊的眼神中猜測到可能患了絕癥。“媽媽,我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你們不用瞞我”,張惠麗對父母說,“我得的是癌癥,對有錢人來說是難治之癥,對沒錢人來說就是不治之癥,家里這么困難,病又很難治……你們還是把我送回家吧!”在生病住院期間,惠麗深知父母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從不向父母要營養品吃,就連擺在病床邊桌子上的蜂蜜還是醫生送的。
“這種病治療時很痛苦,可她在我們面前從來不說一個‘疼’字,但我們實在沒錢給她治了”,惠麗的繼父是個樸實的農村漢子,為了給惠麗治病,他四處奔波籌錢。
惠麗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并肺轉移。這種病發病時間短,惡化迅速,按照世界上現有的醫療技術,只能減少病人疼痛,改善生活質量,盡可能延長生命。據主治醫生介紹,目前惠麗90%的肝臟已經壞死,癌細胞已經大量向包括肺在內的多處器官轉移,情況越來越危險。
面臨死亡仍微笑——少女立下遺愿捐器官
疾病的折磨,讓惠麗愈加難受,癌細胞的迅速擴散,使她的腹部和右腿腫得更大,疼痛次數增加,每天都需要打三次止痛針。但即便如此,疼痛還是反復發作,一天下來,常常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一天,惠麗從電視上忽然看到有關器官移植的新聞,她找到醫生仔細詢問有關規定,醫生雖然被感動,還是如實告訴她:“由于癌細胞擴散和轉移,目前健康的器官只有角膜……”
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現在很多人都在捐獻眼角膜,這樣離去的人還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我要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讓我的生命在另一個身體中延續下去……”
吳秀葉一開始堅決反對。可是看著孩子那么堅決,最終作出了痛苦的決定:同意并支持女兒的意愿。
目前,張惠麗已正式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捐贈角膜。
離開病房,病床上的惠麗面帶微笑說:“大哥哥,其實我真的很想再回學校讀書……”聽到這樸實的話語,筆者的心不由一顫,其實她是多么渴望人們的幫助,多么想活在這個世界上啊!
轉自: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