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市血液中心嗎?我是武清血站,我們這里有一位病人急需800毫升O型RH陰性血……”這是天津市血液中心上周接到的一個求助電話。一位肝硬化患者需要800毫升O型RH陰性血做手術,除了400毫升冷凍保存的血,市血液中心在6小時內又成功找到兩位獻血者,捐獻了另外的400毫升。據了解,RH陰性血是一種極為稀有的血型,它在漢族人群中的比例僅有千分之三,加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RH血型,導致血庫里RH陰性血極為稀少。因此,該血型又有“熊貓血”之稱。那么,市血液中心又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搜集到這么多RH陰性血的?本市RH陰性血血型的人有多少?RH陰性血在本市的儲備量如何?帶著上面的種種疑問,本報記者對本市RH陰性血群體展開調查。
獻血志愿者來源 篩出RH陰性血成員這個流動血庫從2001年就已經存在了,只是那時還是“計劃獻血”時代,人員不穩定。無償獻血實行后,自愿獻血率大大提高。去年,RH陰性血的采集和庫存被重新提上日程。
“從無償獻血者中篩查!”RH陰性血不是普通驗血可以驗出來的,需要做抗D檢測。于是,在每個無償獻血者的采血保存工作后,血源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又多了一個活兒——篩查出其中的RH陰性血,并按照這位獻血者留下的聯系方式寄去一份“血脈相通心心相連”的感謝信和一張“稀有血型人員登記表”。如果他愿意加入到流動血庫中來,就會填表寄回。一張回執意味著流動血庫又增加了一名成員。
一年多來,名單上的名字仍然有增有刪,但已經有60多人成為RH陰性血流動血庫的相對固定成員。“他們基本都能做到隨叫隨到,每次需要用血的時候,只要他們在本市,身體沒有特殊情況,都會趕來獻血。”工作人員拿著手中一沓粉紅色的紙,那就是這60多名稀有血型獻血者的登記表。就是這沓薄薄的紙,組成了我們天津RH陰性血流動血庫的中堅力量!
流動血庫輸出 時間緊迫才啟用“凍血”當記者為上周血液中心僅花了6小時就找到400毫升RH陰性血感到神奇時,工作人員笑言“這很正常”。他說:“我們建立這個流動血庫就是為了能夠快速有效地找到血源。對于RH陰性血的儲存,血液中心有一部分‘凍血’,當遇急用來不及找血源時,‘凍血’就能救人一命。所以,能聯絡上流動血庫的志愿者,醫院通常不用寶貴的‘凍血’。當接到用血求助電話,發血科會立即聯系血源管理科,這里的工作人員就會從血庫志愿者中挑出血型吻合的,按照聯系方式一個個地打電話聯系。”
【流動血庫·難題】 回執比例少成員流動大血是生命,時間也是生命!
“有準備的手術用血還好說,遇到車禍或者其他意外傷害,手術就不能等,得馬上把血備齊。所以,RH陰性血流動血庫中多一位成員,用血的患者就多了一分生還的希望。”“再多一個人”是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對RH陰性血流動血庫的最大希望。
“北京的RH陰性血流動血庫有三四百人,重慶也有300多人。”工作人員指出,本市無償獻血人數近一兩年增加很快,這為RH陰性血流動血庫找血源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從我們篩查的結果看,本市RH陰性血的無償獻血者并不少,但回執比例非常少,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地址不明,信沒有寄到。另外,在已經入庫的名單中,也有更換聯系方式但沒有通知我們的或極少數對獻血不予配合的人,只能從名單中劃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固定獻血人群的血是最安全的,但目前血庫人員的流動性還是比較大。
為了擴大RH陰性血流動血庫,也為了拉近每位RH陰性血者的距離,今年7月份,市血液中心組織RH陰性血志愿者旅游聯誼,“這些特殊血型的人一見面,就有一種相互依賴的感覺,大家彼此能夠互救,同時又能救助別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對此感慨良深,“看著這樣一個‘大家庭’,就會很感動,所以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堅持把血庫壯大。”
【流動血庫·網絡】 RH陰性血有自己的QQ群RH陰性血獻血志愿者張智洲除了參加了血液中心組織的流動血庫外,還在網上加入了“中國RH陰性血型之家”和“天津RH陰性血型之家”的QQ群,這兩個群都是民間組織,創建該群的網名為“隱居都市”和“欣欣”的兩位朋友都是RH陰性血,為了幫助更多有輸血需求而自身是RH陰性血的朋友,他們自發組成了民間的RH陰性血聯盟。
“中國RH陰性血型之家”是針對全國RH陰性血人群創建的一個群,在這基礎上,有網友創建了“天津RH陰性血型之家”、“福建RH陰性血型之家”等群,目前,這三個群的群友分別達到154、11和94人。
據了解,只有真正是RH陰性血型的人才能加入到這些群。加入到這些群里,張智洲說他感到大家都像是一家人一樣,跟親兄弟姐妹差不多,有什么事大家一塊兒交流,有什么需要大家想辦法解決。不僅僅限于群里的人,群外只要是RH陰性血的人,大伙知道了都會去幫助。張智洲說:“我上回獻完血小板回到學校,一上網正好群里有人發消息,說報紙上登了一位孕婦急需RH陰性血,我很想去,但我剛獻完血小板,不能馬上再獻血,所以只好也跟著在群里呼吁,沒過多久,又有人上線時,就找到了。”
RH陰性血庫現狀 RH陰性血庫成員有限南開區黃河道424號是天津市血液中心,三樓采血中心的12臺采血機通常是滿的。采血中心的醫生告訴記者,近兩年,本市自愿獻血率上升到76%,其中也包括RH陰性血的獻血者。
“漢族人口中,RH陰性血人數比例僅為0.34%,所以在我國,RH陰性血屬于稀有血型。為給這類特殊血型的人群提供比較穩定的血源,我們除了將采集到的RH陰性血冷凍保存外,還從全市的無償獻血者資料中分離出RH陰性血志愿者,建立了流動血庫,但是志愿者的數量有限。全市各區縣范圍內發生RH陰性相同血型者需要臨床用血的情況,很快就能找到獻血志愿者。”血液中心工作人員這樣說。
【流動血庫·人物】
風趣張大業
“我跟國寶大熊貓差不多”
上周來血液中心無償獻血的兩位RH陰性血志愿者中,有一位是本市津南區雙港鎮后三合村23歲的村民張大業。在接到市血液中心打來的電話后,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無償獻血。今年4月份,張大業第一次參加了無償獻血,并在當時得知自己是RH陰性血。
今年4月份,張大業在市里的一輛采血車上無償獻血200毫升。一個多月后,張大業收到了市血液中心的通知書,得知自己是RH陰性血。張大業風趣地說:“我沒想到自己是稀有‘血種’,應該跟國寶大熊貓差不多吧!”
執著李文彬
媽媽陪女兒半夜來獻血
李文彬也是本市RH陰性血流動血庫志愿者中的一員。去年冬天的一天深夜,已經入睡的李文彬忽然接到來自市血液中心的電話:一位市民受傷后大量失血,如不及時補血,將會死于失血性休克,而患者的血型恰好就是RH陰性。血液中心要求李文彬立即前去獻血。情況緊急,她沒有多想就在母親的陪同下趕去獻血。
李文彬是在大學二年級參加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時,得知自己是RH陰性血的。她回憶:“獻完血后,血站問我愿不愿意參加流動血庫,我立即答應了。”2004年,李文彬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天津,為了繼續履行自己的承諾,李文彬走上街頭的一輛采血車獻血,她告訴工作人員,自己是RH陰性血。沒多久,她就收到了市血液中心寄給她的一份內容為“志愿參加RH陰性血流動血庫”的填報單。
可愛張智洲
姐姐曾受助稀有血志愿者
RH陰性血獻血志愿者張智洲在給血液中心寄回回執單后,一直沒能等到血液中心通知其獻血的通知。他竟自己跑到血液中心獻了血小板。
張智洲是福建莆田人,在坐落于本市的中國民航大學上大四。2004年放寒假,張智洲準備回家前一天,他路過一輛采血車就上去獻了第一次血。過完春節從老家回到學校,張智洲意外地收到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市血液中心寄來的“志愿參加RH陰性血流動血庫填報單”。張智洲沒感到意外,他對記者說:“我一點也不意外,在這之前我曾懷疑過我是RH陰性血,因為我姐姐就是這種血型。”說到姐姐,張智洲說:“我姐姐曾經動過一個大手術,當時就是有兩位RH陰性血的人為她獻血,如果沒有這兩人的幫助,我姐姐就會有生命危險。”
轉自: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