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報鄭州訊 “靜國蕓老人捐出的眼角膜,打破了我們眼庫成立16年來‘有庫無眼’的僵局。”昨天上午,鄭州市二院眼科主任激動地說。
昨天上午,靜國蕓老人的兒子來到二院,代表重病在身的父親,出席捐獻協議簽字儀式,鄭重地在家屬同意書上簽下名字。
捐角膜,只為回報社會
76歲的靜國蕓老人是鄭州鋁廠退休干部,兩年前住進了三門峽市星光老年公寓。老人2000年得了腦血栓,現在后遺癥比較嚴重,臥病在床,說話吐字已經不清晰了。
靜國蕓老人上世紀50年代初參加革命,一直是普通的財務工作者。他退休后,廠工會派車、派人多次陪他看病,逢年過節還送慰問金,這讓老人心里很“過意不去”。為了不再給組織添麻煩,他悄悄從鄭州搬到了三門峽市住。8月16日,看到東方今報刊登的關于白血病大學生梁高飛捐獻角膜的事跡,很受啟發,便交代子女抓緊聯系自己捐角膜的事。
18歲少女“加塞兒”獲捐贈
18歲的浙江女孩何阿玲,昨天剛到鄭州市二院檢查眼睛,就被定為靜國蕓老人角膜的“受贈者”,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
何阿玲濃眉大眼,長得挺精神,但右眼球上有塊明顯的白斑。她3歲起右眼就看不見了,現在輟學在家。據了解,目前市二院登記在冊、苦苦等待角膜治療眼病的患者還有70多人。
“阿玲是加了個塞兒。”眼科主任陳鵬解釋,這塞兒加得有理由:阿玲年輕、沒有其他疾病,做角膜移植成活率高,治好了她的“角膜白斑”,她的右眼很可能重見光明。“我們要把有限的材料,用在最見效的患者身上”。
近視、遠視眼不影響捐角膜
陳鵬介紹,捐角膜,全憑奉獻精神,是沒有一分錢報酬的。只要沒有傳染病、眼睛沒得過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等)的人,都有捐出角膜的條件。近視、遠視眼,并不影響捐獻,但做過準分子手術、損傷過角膜的,就不行了。
轉自: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