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又有7名艾滋病患者,通過申請免費獲得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機會。至此,在我市運行近兩年的免費治療艾滋病工作,已使15名患者受益。然而,據我市最新一輪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數字顯示,目前我市共有該病患者321名,“免費午餐”受益人數不到5%。究其原因,不少患者擔心受社會歧視,不愿申請。
據了解,免費為艾滋病患者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是我市去年推出的,是關愛艾滋病患者“四免一關懷”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規定,凡向我市各縣(市、區)疾控部門報名申請免費治療的艾滋病患者,在通過專家組檢驗、會診和上級主管部門確認后,將可以獲得長期免費藥物治療的機會。去年7月,我市疾控部門首次免費發放抗艾藥物,但前往領取藥物的患者僅為4人。
據介紹,由于現階段艾滋病還不能治愈,但通過長期藥物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加劇,一般每年治療費要上萬元。在我市艾滋病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患者來自農村和外來人口,而他們正是可以享受免費治療的受益人群。但從目前接受免費藥物干預的患者來看,不少本可申請免費治療的患者,并未提出申請。為何“免費午餐”頻頻遭受冷遇?
“主要還是患者不愿暴露病情,擔心受到異樣對待。”市疾控中心主任張洪淼說道,目前,大家對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仍缺乏應有認識、理解和關心,談起該病仍舊退避三舍。雖疾控部門會對患者信息保密,但不少患者仍心存顧慮,擔心在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個人資料時暴露“身份”。
目前,我市艾滋病總體上仍處于低感染水平,但近年來我市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數量明顯增加,疫情呈快速增長趨勢,并出現了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的趨勢。抗艾“免費午餐”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專家呼吁,社會各界應多給艾滋病患者一些理解和支持,使他們打消顧慮積極治療。
來源:溫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