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這是有關預防艾滋病常識的小冊子,希望你能認真看一看。”11月5日的中街步行街,一些帶著紅絲帶標志的年輕小伙子,頂著初冬的寒風,把遼寧省紅十字會印制的“如何預防艾滋病”宣傳材料發給過路的行人。
據這次活動的組織者小旭介紹,他們都是來自魯迅美術學院、沈陽理工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裝備制造工程學校等幾所大學和職業高中的學生。平時大家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聊天、聚餐。半個月前,他們決定利用星期天的聚會,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公益事業。隨后,小旭同遼寧省紅十字會聯系,得到省紅十字會的支持,決定到中街來進行防艾宣傳。
當天,沈陽大幅度降溫,但沒有一個人缺席。上午10時,他們系上了紅絲帶,拿著宣傳單和一些小紀念品,走上了街頭。由于某些人的不理解,這項活動遭遇了不少尷尬,但更多的是收獲。
遭遇尷尬決不退縮
一開始,志愿者們在中街鼓樓附近,向市民發放宣傳品并進行一些問卷調查。但是不久,就有幾個戴袖標的人來攆他們,說這里不讓搞這種宣傳。志愿者們不服氣:“難道我們有礙市容了嗎?”但為了更好進行宣傳,他們還是整理好隊伍,轉移到沈陽商業城門前重新開始。
更加尷尬的是,部分市民冷漠對待艾滋病宣傳,甚至當面呵斥志愿者。當志愿者中年齡最小的小森把宣傳單遞給兩位穿著很時髦的女青年時,竟然遭到拒絕。“我們沒有艾滋病,你離我們遠一點兒!”一名女青年大聲訓斥他,引得許多路人聞聲回頭觀望。這讓小森很下不來臺:“心里拔涼拔涼的,老沒面子了。其實不管有沒有可能得病,多了解一點都是好的啊!”但他沒有退縮,仍鼓起勇氣,將宣傳單送到下一名路人面前。
獻出熱血樹立榜樣
由于商業城門前停著采血車,志愿者們紛紛走上車去,填寫表格,進行身體檢查,準備進行無償獻血。一檢查,采血人員發現,志愿者中間有好幾個人距離前一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到半年,最后只有三人符合獻血條件。但是,志愿們的熱情宣傳,帶動了很多路人特別是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走上采血車,這些人中有學生、有軍人、有職員,還有好幾對來逛街的情侶。中午時分,采血車里已經擠滿了年輕人……
一位姓李的小伙子到沈陽商業城買家電,看到這些比自己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們迎著寒風,不怕受委屈,熱情地做著宣傳防艾的公益活動,十分感動。他說:“我曾經也是一名大學生,很能理解他們為社會和群眾做好事的心理。我希望能加入到他們的小組中,和他們一起利用休息日做一些公益事業。”他給小旭留下了電話,希望今后有活動能帶著他。
面對不解滿含希望
面對一些人對艾滋病的認識不足和不理解,志愿者耐心地給予解釋,并拿著宣傳單為一些提問者進行解答。
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學生志愿者走上街頭宣傳預防艾滋病,是一種積極有益的活動,它能幫助年輕人修正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人們珍惜生命,遠離病魔。從人們的態度和對防艾知識的了解程度來看,艾滋病的宣傳仍然任重道遠。讓更多人了解正確的艾滋病預防知識、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如果有一天,人們對待艾滋病病人像對待發燒感冒患者一樣,我們的目標就實現了……”小旭對記者說。本報記者胡曉震/文王勇/攝□記者手記
中國自1985年報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疫情逐漸擴散蔓延,已經呈現三大特點:增速每年30%%;發病死亡高峰已經出現;高危行為的人數增加。
然而記者從志愿者收回的部分調查問卷中發現,市民們對艾滋病雖有一點了解,但大都一知半解。例如,人們對艾滋病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仍然不是很了解,大部分人只知道性傳播。還有些人誤認為共用泳池、握手、擁抱都能傳染艾滋病。
病魔的傳染形勢是嚴峻的,而群眾對致病知識的了解十分貧乏,在這種局面下,能否給志愿者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以支持,將影響每個人的安危、全社會的和諧。
轉自:沈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