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能幫助我,我當初很是懷疑。”但張記錄很快發現,這個記者很特別,采訪途中經常憤而淚下,不辭辛勞,在邢臺一下子就待了3個月。
2005年11月30日,《中國經濟時報》用整整8個版、4萬多字,重磅推出了王克勤采寫的《河北邢臺艾滋病真相調查》,隨后多家媒體轉載,張記錄一家的悲慘遭遇被海內外讀者廣泛關注。
“幾年來真正地把心里的冤屈喊出來了!”2006年1月8日,張記錄來到北京,在有眾多記者、律師、志愿者參加的“救助邢臺艾滋感染者研討會”上傾訴遭遇。
“那一天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面對這么多媒體訴說我妻女的遭遇,心情很激動,也很感謝,同時也很欣慰,因為在當今社會里,人間尚有真情在,是王大哥、艾老師等正直善良的人,喚醒了我早已冰冷的心。”
張記錄所說的“艾老師”,是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近年來她多次親赴邢臺做艾滋病傳播社會學調查。每次來邢臺,都會給甜甜帶來文具和零食,并與患者同吃同住。這些給了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張記錄,你現在不是過日子,而是過度量。’每次受歧視、冷遇和被拒絕的時候,我經常用艾老師的這句話安慰自己。”
“記錄,勇敢前進!——高耀潔”。這是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高耀潔老師,寫在張記錄筆記本上的話。
張記錄曾兩次去鄭州看望高老師。“記錄啊,下次來的時候,一定帶個人來。”高老師一直牽掛著他的婚姻大事,勸他再為女兒找個好媽媽,一家人好好生活。
“以前我還真沒想到天底下有這么多的好人。”張記錄說,“如果沒有媒體關注,我很難想像現在的生活咋樣。”
振作 我們要團結自救
張記錄和高耀潔(中)、劉顯紅(右)在一起
2005年秋天,張記錄和當地一名艾滋病患者劉顯紅,來到北京,參加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預防協會主辦的基層組織培訓。
“通過培訓我們發現,不光我們邢臺,很多地方都有艾滋病感染人群。他們在歧視和冷漠的環境里艱難地活著,對艾滋病本身缺乏了解。尤其是因輸血感染者,有冤無處申。外部力量的支持救援很重要,但我們要團結起來自救!”
2006年初,以當地六七個艾滋病患者和患者家屬為主,成立了一個松散型的關愛自救組織,張記錄擔任組長。
1月12日,關愛小組宣布成立,小組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所有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屬能夠團結起來,自救互助,樹立生活信心,了解艾滋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并通過合法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張記錄等人走鄉串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迄今已聯系了邢臺近百名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其中已經有46名患者愿意向他們公開姓名和聯系方式。
在走訪的同時,他們還向艾滋病患者普及防艾知識,并把從中國性病艾滋病預防協會、高耀潔等處搬回的一百多冊防艾書籍,發放到患者手里。
張記錄開始變得很忙碌,但是他覺得很充實。許多難忘的工作經歷都被他記錄在一個本子上。
1月22日:今天又收到幾份材料,我做了書面整理。氣憤之情油然而生,中國的悲哀!面對這么多無辜受害者,當年的劊子手們,你們寢食能安嗎?
1月26日:艾老師的涵養我最佩服,喜怒不形于色,能包容……她處處以工作為重,這很符合我的觀點,少說多干。
1月28日:今天把我忙得一團糟,連日的忙碌,我沒有準備過年的東西。……今天是春節,回首往事,百感交集,真可謂歲歲難熬歲歲熬,年年失望年年望。
2月7日:聲聲淚字字血,悲劇在一幕幕上演著。
2月8日:聽說有人打聽我們這個組織,聽后我覺得對我們而言不一定是壞事,它證明政府開始關注此事了。我們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因為我們沒有做違法的事,我們所做的一切于國于家都有利。
……
四、滿懷希望
“他不說話,心里想什么做什么,你都不知道,他就喜歡一個人。”關愛小組副組長劉顯紅說,“剛開始不愿意跟他在一起。”
在張記錄自己看來,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以前想問題的思路比較窄,脾氣比較倔,不愿意讓步,也不愿意求人。但“這兩年走出去了,發現做事需要變通,需要求人和妥協,想問題也更全面了”。
“張記錄變了!”被媒體稱為“拉響邢臺艾滋病警報第一人”的李黔冀說。多年來,他一直關注邢臺艾滋病狀況,他見證了張記錄的變化。
但張記錄對妻子的愧疚,以及對“討說法”的堅持沒有變。
2006年7月,劉顯紅訴顯德旺礦醫院一案審理終結,經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達成協議。劉顯紅一案顯然增加了張記錄打官司的信心。
11月3日上午9點,張記錄父女訟沙河市康泰醫院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在沙河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多次為輸血感染艾滋者辯護的劉秀珍律師動情地說,看著今天的張記錄和甜甜,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王為軍父女倆,王的妻子也是1997年8月在康泰醫院輸的血。希望康泰醫院反思——為了賺錢違規采血,讓兩個家庭毀于一旦,使兩個中年男人喪妻,兩個孩子失去了母親……
旁聽席上,一個抱著小孩的艾滋病患者失聲痛哭。她自稱來自沙河市白塔鎮,1998年在康泰醫院生產并輸血。“今天來旁聽的,一大半都是因為在康泰醫院輸血感染艾滋病的!”更多的旁聽者流淚了,法庭里一片啜泣聲。
“我就是要討個說法。現在法院開始審理,對我妻女來說就是一個小小的告慰了,盡管暫時還沒有審理結果,但我相信法院會給一個公正的判決。”
這一天,正好是張記錄妻子去世3周年。
相關鏈接
近年來與邢臺有關的艾滋病案例
賈學府狀告沙河市顯德旺礦醫院案
1995年,邢臺沙河市賈學府的妻子王某因分娩住進沙河市顯德旺礦醫院,輸血400毫升。2002年,王某及其丈夫被查出感染艾滋病。2004年,夫妻狀告顯德旺礦醫院。后經邢臺市橋西區法院調解,醫院一次性賠償賈學府夫婦30萬元。
王為軍狀告沙河市康泰醫院案
1997年,武安農民王為軍的妻子靳某因分娩住進沙河市顯德旺鎮康泰醫院,輸血400毫升。1999年靳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很快去世。王為軍為此將康泰醫院告上法庭。2004年,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醫院賠償王為軍36萬余元,但兩年過去了,醫院以各種理由只支付了判定賠償額的三分之一。
劉顯紅母子壯告沙河市顯德旺礦醫院案
1995年,沙河市農民劉顯紅在沙河市顯德旺礦醫院分娩,輸血400毫升。2005年劉顯紅和兒子被確認感染艾滋病,母子倆隨后壯告顯德旺礦醫院。2006年,經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調解,醫院一次性對劉顯紅母子予以賠償。
轉自:河北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