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狀:成都血庫暫渡血荒
昨日,《中國青年報》以較大篇幅報道了《昆明血庫靠大學生和農民工支撐》,報道稱,根據數據顯示,今年7月,昆明地區參與無償獻血的5879人中,公司職員(主要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農民工占62%,大學生占25%,農民、軍人和工人分別占3%、4%和4%。公務員僅有5人,所占百分比可以忽略不計。
聯想到頻頻出現在媒體的“血荒”,成都血庫情況如何呢?昨日,成都市血液中心負責人首先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目前庫存有4000多單位的血液,血庫暫時渡過了血荒!”據該負責人介紹,從上周五起,每天到各個獻血點無償獻血的市民明顯增多,得以保證成都市200多家醫院的臨床用血。“我們要感謝所有獻血者!”該負責人連連表示。
目擊:學生工人積極獻血
下午3時許,成都城市之心獻血點。成都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唐春華認真地填寫完“無償獻血登記表”,在穿上鞋套準備踏上采血車時,小姑娘還是顯得有點緊張,靦腆地笑笑說:“不知道痛不痛呢,我可最怕痛了!”幾分鐘后,小唐獻完200CC血液,她向記者坦言,她其實從小就怕扎針,看到鮮血就會暈,但每次看到無償獻血的宣傳,她都有種躍躍欲試的沖動。“獻血既能獲得一次突破自我的機會,又是一種愛心公益活動,我一直都希望獻一次血。”小唐說。
在北新街獻血點,讓路人有些意外的是,獻血車前還來了兩位進城務工模樣的青年。“怎么獻血?對身體會不會不好哦……”一位小伙子頗為羞澀地向醫生咨詢。醫生告訴他們,人體的貯血和造血都有較強的代償功能,獻血后血液會很快得到補充,稍作休息后就可照常活動,不會影響身體。隨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這位青年走上采血車獻了200毫升血。事后,20歲的他告訴記者,他姓劉,來自雅安農村,現在附近一家商場當保安,因天天看這么多人獻血,自己也想獻一份愛心。“我知道獻血是得不到錢的,但醫生都說了嘛,獻血不會影響身體。”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獻血點每天約有200來名市民獻血。獻血者來自學校、公司、軍隊等各個階層,“沒有太大的差距”。
統計:五大人群成獻血主流
據了解,2004年我市自愿無償獻血人次達11.6萬,2005年達到了13.5萬。另外,我省每年臨床醫療需用血約80多噸,僅2005年,由成都市血液中心提供的臨床用血量就接近25噸,而這些血液全部來自于自愿無償獻血。那么,這些數據中,是哪部分人群主要支撐著成都血庫?是否有像昆明公務員這樣的人員缺失?
“成都跟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從我們得出的數據來看,各個階層的獻血者比例幾乎接近。”據成都市血液中心負責人介紹,根據他們去年的統計來看,在13.5萬的獻血人次中,有明確登記的大學生占了27.8%,此外還有工人、公務員、外企職員、農民工等,“從我們擁有的資料和工作人員的反饋來看,這幾個階層的人所占比例是略等的,說明我們成都市民的素質是較高的!”
對日前成都出現的用血緊張,該負責人也作了分析。她表示,前段時間,各大醫院病人的增多等是造成日常用血量攀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天氣原因、作為采用主力的城市之心采血車因修路暫停,也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目前已恢復),“無償獻血是愛心公益事業,保證用血正常利人利己,這需要所有市民的支持!”
獻血有益健康
堅持長期適量捐血的人,由于骨骼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保持較旺盛的新陳代謝,新鮮的血細胞比例明顯高于未獻過血的人;捐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具有積極防護作用,可減低體內鐵元素含量,減少癌癥的發病率;無償獻血可以延年益壽,國外曾研究發現,獻血者的壽命比普通人平均高3-5歲。
獻血者受益多
本人獻血后用血,3年內可免費享用獻血量3倍臨床用血;3年后可免費享用獻血量等量臨床用血;獻血者直系親屬需要用血時,可免費享用獻血量等量的臨床用血;獻血量累計達800毫升時,本人可享受無限量用血。
轉自:四川在線